·网站首页 >> 子夜书案 >> 古代汉语知识 >> 〔古代汉语知识〕训诂·上 第四节 专书的注解
  


〔古代汉语知识〕

训诂·上
 
根据洪波著《古代汉语教程》整理编辑 仅供参考

 
 


第四节 专书的注解


  一、注解的名称

  专书注解是训诂学的主要任务,也是集中体现训诂学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专书注解有很多不同的名称, 如“传”“笺”“注”“诂”“训”“说”“解”“诠”“释”“记”“通”“学”“述”“订”

  “证”“微”“隐”“疏”“义”“义疏”“正义”“音义”“章句”“集解”“补注”等等,这些名称,有的意义相同,有的意义略有差别,有的互相结合成为新的名称。如果就注解的对象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注”,一类是“疏”。“注”只解正文,“疏”兼释注文。如果从注解的关系来看,除“注”“疏”之外,还有“集解”和“补注”两类。“注”“疏”都是自成一家之言的注解,“集解”是 汇集各家之言的注解,“补注”则是在别人的注解之外,补充遗漏,阐述己见的。下面就介绍一些常见的注解名称。

  1.

    《说文解字·人部》:“传,遽也。”段玉裁注:“传者,如今之驿马。”驿马是用来传达文书的, 引申有传达的意思。用于注书,就是以今言传达古言,也就是解说或注释的意思。因此解说经义的文字也叫做“传”。“传”有两种情况:

  (1)通过事实的记叙或论述来解说经义。如上文提到《易 传》(也称《十翼》)和解释《春秋》的《左氏 传》《公羊传》《谷梁传》。

  这类传又有:“内 传”“外传”“大传”“小传”之分。阐发经义的叫“内传”,如《春秋三传》。在经文之外发挥的叫“外传”,如汉韩婴有《韩诗外传》。《韩诗外传》和《诗经》的本义无关,只是引用《诗经》来印证它所讲的故事。另外,《国语》和《左传》所记载的是同一时代的事,但《国语》主要是记言的,与《春秋》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国语》有《春秋外传》之称。“大传”就是大义的意思,汉代伏生作有《尚书大传》(一说为其弟子张生、欧阳生所作)。“小传”与“大传”相对而言,是一种谦词,宋代刘敞作有《七经小传》。“小传”和“裨传”“稗传”义同。

  (2)随着经文来解说字句。“传”作为注解名称主要指这一类。汉代注书称“传”的很多,如毛亨的《诗故训传》、孔安国的《尚书孔氏传》(伪)等。

  2.说、解

  《说文解字·言部》:“说,说释也。”即说明解释的意思, 引申为解说词语,因此注书也叫“说”。汉代以“说”为注书名称的很多,如《诗》有《鲁说》《韩说》,《礼》有《中庸说》,《论语》有《齐说》《鲁夏侯说》,《孝经》有《江氏说》《翼氏说》,刘向有《说老子》等。后代有宋吕祖谦《春秋左氏传说》,清惠士奇《易说》《礼说》《春秋说》,郝懿行《易说》《书说》等。

  《说文解字·角部》:“解,判也。”又《刀部》:“判,分也。”“解”的本义是分析,所以分析语义也叫“解”。以“解”为注书名称的,如汉服虔《春秋左氏 传解》、高诱《孝经解》《淮南鸿烈解》等。

  3.诂、训

  汉代单以“诂”“训”为注书名称的很多,如申培《鲁诗故》(“故”与“诂”通用),韩婴《韩诗故》,杜林《苍颉故》,贾逵《尚书训》等,清洪亮吉有《春秋左传诂》。

  “诂”和“训”可以连用,称为“训诂”,如汉刘陶《尚书训诂》《春秋训诂》等。

  “诂”还常和“解”连用,称为“解诂”,如汉贾逵《春秋左氏传解诂》《国语解诂》、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等。

  4.

  《说文解字·水部》:“注,灌也。”段玉裁注:“注之云者,引之有所适也,故释经以明其义曰注。”唐贾公彦在《仪礼疏》中也曾说:“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也。”因此注书也叫“注”,意即把自己对于原文的理解和体会记载在原文之下,以便阐明原文的意义。

  “注”也写作“注”。用“注”作注书名称的很多,如汉郑玄《周官注》《仪礼注》《礼记注》、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魏王弼《老子注》、吴韦昭《国语注》、晋郭象《庄子注》、张湛《列子注》、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唐尹知章《管子注》、杨倞《荀子注》、颜师古《汉书注》、李贤《后汉书注》、李善《文选注》、清仇兆鰲《杜诗详注》等。

  5.

  《说文解字·竹部》:“笺,表识书也。”表识,即表明标记的意思。称注解为“笺”,是从汉郑玄注《诗》开始的。他称自己的注解为“笺”,是因为他注《诗》是以《毛传》为基础的。如果《毛传》有隐晦简略的地方,则加以补充说明;如果有和《毛传》不同的意见,则标记在《毛传》的旁边。记的多了,就成为一部书,称为《毛诗传笺》。可见,他注《诗》称“笺”,具有阐发、补充、订正《毛传》的意思,这和自成一家之言的注解有所不同。后人单称自己的注解为“笺”的不多。

  “笺”和“注”可以连用,称为“笺注”。清人称注解为“笺注”的很多,如吴兆宜《庾开府集笺注》《徐孝穆集笺注》、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冯浩《玉溪生诗笺注》等。

  6.音义

  “音义”就是辨音释义的意思。以音义为注书名称的,如魏孙炎《尔雅音义》,吴韦昭《汉书音义》,晋徐广《史记音义》,唐何超《晋书音义》,宋孙奭《孟子音义》等。

  “音义”又称为“音训”“音诂”“音注”“音释”“音解”等。如汉服虔《汉书音训》,明杨慎《周官音诂》,元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宋罗复《诗集 传音释》,许翰《太玄经音解》。

  7.章句

  “章句”就是分章析句来解说古书的意义。汉代学者注解古书,除解释词义之外,往往还要串讲全句或全章的大意,这种注解称为“章句”,如汉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等。后代注解也有称“章句”的,如宋朱熹《大学章句》《中庸章句》等。

  8.集解

  “集解”有两种情况。一是通释经传的,如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它不仅解说《春秋》,而且解说《左传》。这种情况的“集解”不多,就其性质而言,它和一般的注解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左传》和《春秋》早就合流了。二是 汇集各家说解的,如魏何晏《论语集解》,它采集了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八家之说,再加上他本人的意见,汇成一书,以便阅读。通常所谓的”集解”是指这一种。“集解”的产生,是因为一些重要的古籍历代给它们作注解的人很多,但又往往意见不一致,所以就有人把前人的说解选集在一起,加以比较,作出论断。后世如南朝宋裴駰《史记集解》,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清孙希旦《礼记集解》、王先慎《韩非子集解》、王先谦《荀子集解》《庄子集解》《后汉书集解》等等都是。

  这种“集解”还有称“集释”“集注”“集传”的,如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宋朱熹《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诗集传》、蔡沈《书集 传》等。

  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情况特殊,是他本人“与二三学士及诸弟子”集体注解的,跟上述“集解”有所不同。

  9.补注

  “补注”就是补充旧注的遗缺。如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清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钟文烝《谷梁补注》、王先谦《汉书补注》、惠栋《后汉书补注》等。

  10.疏、义疏、正义

  《说文解字·疏部》:“疏,通也。”“疏”就是疏通的意思。用于注书,就是对于原文原注有骾阻的地方加以疏通,把经文的含义阐发出来,因此也叫“义疏”(疏通其义)、“正义”(使其义得正)。以“疏”(义疏、正义)为注书名称的有很多,如梁皇侃《论语义疏》,唐孔颖达《五经正义》、贾公彦《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徐彦《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宋邢昺《论语正义》《尔雅义疏》《孝经正义》,清陈奂《诗毛氏传疏》、孙诒让《周礼正义》、胡培翚《仪礼正义》、陈立《公羊义疏》、刘宝楠《论语正义》、皮锡瑞《孝经郑注疏》、焦循《孟子正义》、邵晋涵《尔雅正义》等。

  “疏”除称“义疏”“正义”之外,又叫“义注”(注明其义)、“义章”(彰明其义)、“义证”(证明其义)、“义略”(义理的大略)、“讲疏”(讲习用的义疏)等。

  关于“疏”“义疏”“正义”等名称还需要做两点说明:一是这类名称一般是用来疏通经书及其注解的,有的子书或史书虽然也用“疏”或“正义”的名称,但是却只疏通正文而不涉及注文,如唐成玄英《庄子疏》和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就是如此。二是后代有的注解虽然叫“义疏”,但也不是疏通原文原注,而是广采群书,补充旧注,究明原委,如清郝懿行《尔雅义疏》就是如此。其性质类似于“疏证”。

  11.疏证

  “疏证”就是会通古书的义理来加以补充、校订、考证和阐释。如清皮锡瑞《郑志疏证》、王念孙《广雅疏证》、戴震《方言疏证》、毕沅《释名疏证》、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等。

  以上介绍的是一些常见的注解名称。这些名称的异同,都是就其基本情况而言的,其中也有些书的内容或体式和我们讲的这些名称不尽相符。


  二、注解的内容

  注解所包括的内容很广泛,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内容。

  1.解释词义

  古书中有一些不好懂的词语,如古词语、方言词语、或者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用法,就需要注解,因此,解释词义是注解中最基本、最大量的工作。例如:

  (1)《诗经·小雅·北山》: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毛亨传》:贤,劳也。
  (2)《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王逸章句 :扈,被也。楚人名被为扈。
  (3)《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亨传》:天,谓父也。
  (4)《诗经·周颂·我将》: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郑玄笺》:将,犹奉也,我奉养我享祭之。

  例(1)是以今语释古语,例(2)是以通语释方言,例(3)(4)是解释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义。

  2.注明读音

  注明读音也是注解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注音的方法有三种:

  ◎读若法
  用一个同音而较常见的字来比譬另一个字的读音。例如:

  (1)《汉书·高帝纪》:陛下嫚而侮人。颜师古注:嫚,易也,读与慢同。
  (2)《淮南子·精神训》:珍怪奇异,人之所美也,而尧粝粢之饭,藜藿之羹。高诱注:粝,粗也。粢,稷也。粝读赖恃之赖,粢读齐衰之齐。

  ◎直音法
  直接用一个字来注明另一个字的读音。例如:

  (1)《楚辞·天问》:角宿未旦,曜灵安藏。洪兴祖补注:宿,音秀。
  (2)《大学·传之十章》: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朱熹章句:乐,音洛。只,音纸。好、恶,并去声。

  直音法一般写作“某,音某。”有时不注字音,只标声调。

  ◎反切法
  利用双声迭韵的方法,用两个字来拼合第三个字的读音。一般写作“某某反(翻)”或“某某切”。例如:

  (1)《史记·李斯列传》:“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司马贞索隐:重音逐用反。重者,再也。
  (2)《汉书·窦田灌韩传》:蚡日益横。颜师古注:横,恣也,音胡孟反。

  有时用直音法注音,不写“音某”,只注出“某”字来表音;用反切法注音时,不写出“反”或“切”字来,只注出反切上下字。遇到这种情况要特别注意,不要发生误解。例如:

  (1)《文选·上书秦始皇》:骏良駃决騠啼,不实外厩。
  (2)《文选·狱中上书自明》:昔者司马喜膑鼻引脚于宋,卒相中山。

  例(1)是用直音法注音,即“駃音决”“騠音啼”。例(2)是用反切法注音,即“膑,鼻引反。”用作注音的字“决”“啼”“鼻引”等比正文字号小。

  3.串讲大意

  串讲大意是以“章句”为名的注解书的主要内容,除解释词义外,还要阐发章句的微旨,对文意作进一步的说明。例如:

  (1)《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赵岐章句:曰,辞也。叟,长老之称也,犹父也。孟子去齐,老而之魏,故王尊礼之。曰父不远千里之路而来至此,亦将有可以为寡人兴利除害乎?
  (2)《楚辞·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王逸章句:刓,削。度,法也。替,废也。言人刓削方木,欲以为圜,其常法度尚未废也。以言谗人谮逐放己,欲使改行,亦终守正而不易也。

  例(1)从“曰,辞也”至“犹父也”是解释词义,下面几句都是串讲大意。例(2)从“刓,削”至“替,废也”是解释词义,下面几句都是串讲大意,并且对全句的内在含义作了进一步的说明。这是串讲全句大意的。

  在《孟子章句》中,为了说明全章的大意,赵岐还在每一章的末尾加了一个“章指”。例如《孟子·梁惠王上》第一章的章指是:

  治国之道,明当以仁义为名,然后上下和亲,君臣集穆,天经地义不易之道,故以建篇立始也。

  这是说明全章大意的。

  串讲大意不仅在“章句”里有,其他注解里也有。例如:

  (1)《左传·隐公元年》: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杜预集解:不义于君,不亲于兄,非众所附,虽厚必崩。
  (2)《诗经·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郑玄笺》:予,我。亡,无也。言我所美之人无于此,谓其君子也。吾谁与居乎?独处家耳。从军未还,未知死生,其今无于此。
  (3)《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郭象注:吾丧我,我自忘矣;我自忘矣,天下有何物足识哉!故都忘外内,然后超然俱得。

  例(1)的杜预注只是串讲了这一句的大意。例(2)的郑玄笺除解释词义、串讲全句大意外,又进一步说明了这一句的内在含义。例(3)的郭象注在串讲大意的同时,还阐发了其中的哲学思想。

  4.分析句读

  古人所谓句读,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断句标点。古人行文不使用标点符号,因而句读往往难定。句读不同,说明对词义句意的理解不同,其中也必然会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别,所以分析句读也成了古书注解的一项内容。例如:

  (1)《诗经·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毛亨传》:非我无酒可以遨游忘忧也。
  (2)《周礼·天官·宫正》:春秋以木铎修火禁。凡邦之事跸,宫中庙中则执烛。──郑玄注 :郑司农读火绝之,云“禁凡邦之事跸。”……玄谓:事,祭事也。邦之祭社稷七祀于宫中,祭先公先王于庙中。隶仆掌跸,止行者,宫正则执烛以为明。
  (3)《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昔赵衰以壶飧从径,馁而弗良。──杜预注 :言其廉且仁,不忘君也。径,犹行也。陆德明释文:一读“以壶飧从”绝句,读径为经,连下句,乖于杜意。
  (4)《中庸·第十三章》: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朱熹章句:子、臣、弟、友,四字绝句。

  例(1)的毛亨传寓分析句读于串讲之中,不仅解释了词义,也分析了句读,指明这两句诗虽然因诗歌节奏的关系在形式上分为两句,而实际上是一句话。例(2)的郑玄注主要说明郑司农(郑众)断句的错误。郑司农把这段文字断成三句,即“春秋以木铎修火,禁凡邦之事跸,宫中庙中则执烛。”那么,宫正(王宫的总管)就有了三项职责:修火、禁跸(跸bì,止行者)、执烛。郑玄认为“事”指祭祀之事,而在宫中庙中祭祀时禁止行人的事属于隶仆,《周礼·夏官·隶仆》“掌跸宫中之事”可证。这样,宫正就有两项职责:修火禁(谨慎执行防火的禁令)和执烛(照明)。郑玄的句读是对的。例(3)杜预和陆德明的句读不同,对“径”字的理解也就不同,那么,就可以对原文作出两种不同的解释。例(4)朱熹认为当以“子、臣、弟、友,四字绝句”,于意为妥。这样断句,意为“此四者欲明求之于他人,必先行之于己。”即“欲求其子以孝道事己,己须以孝道事父母,……”后人多于“未能也”前断句,故理解为“用对儿子的要求侍奉父亲,没有做到;……”似有不当。

  另外,在古书注解中,有的注文虽然不对原文的句读加以说明,但从注文所处的位置也可以体会出编(注)者的看法。如《礼记·礼运》中有“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上喟然而叹”一句,《十三经注疏》在“宾”字下有郑玄的一段注文,可见这是把“宾”字属上读了。但也有人认为这里的“宾”字通“傧”,从下读,“宾事”指孔子承担的助祭赞礼之事。

  有时,注文在书中安排的位置不当(体例不一致),也容易使读者产生句读上的误解,这是应该注意的。如《四部备要》本《史记·樊哙传》“从击秦军出亳南河间守军于杠里破之击破赵贲军开封北以却敌先登斩侯一人首六十八级捕虏二十七人赐爵卿”一段文字中,在“亳南”后有《索隐》和《正义》对“亳”字的注解,而在“开封”后有《正义》对“开封”的注解。把二者类比,就容易使读者把“开封”后的“北”字属下读,这就误解了原文的句读。

  5.阐述语法

  在古书注解中,对语法现象也多有阐述。它们虽然还不成系统,但对理解文意还是很有帮助的。例如:

  (1)《诗·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毛亨传》:于嗟,叹辞。
  (2)《诗·郑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楚。──《毛亨传》:激扬之水可谓不能流漂束楚乎?
  (3)《诗·小雅·常棣》:原隰裒矣,兄弟求矣。──《毛亨传》:求矣,言求兄弟也。
  (4)《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杜预注:言灵王怒吴子而执其弟,犹人怒于室家而作色于市人。

  6.说明修辞

  说明修辞手段(包括表达方法),也是古书注解中常见的一项内容,它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文意的理解。例如:

  (1)《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亨传》:兴也。
  (2)《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呜,悠悠旆旌。──《毛亨传》:言不讙哗也。
  (3)《诗经·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三星在罶。──《毛亨传》:牂羊坟首,言无是道也;三星在罶。言不可久也。──《郑玄笺》:无是道者,喻周已衰,求其复兴不可得也;不可久者,喻周将亡,如心星之光耀见于鱼笱之中,其去须臾也。
  (4)《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孔颖达正义: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爆其酒浆。
  (5)《左传·宣公十二年》:叔展曰:“有麦麯乎?”曰:“无。”“有山鞠穷乎?”曰:“无。”杜预注:麦麯、鞠穷所以御湿,欲使无社逃泥水中,无社不解。故曰无。军中不敢正言,故谬语。
  (6)《仪礼·公食大夫礼》:“雍人以俎入,陈于鼎南;旅人南面,加匕于鼎,退。──郑玄注:雍人言入,旅人言退,文互相备也。”〔贾公彦疏〕:云“雍人言入,旅人言退,文互相备也”者,雍人言入亦退,旅人言退亦入,皆入而退去,故云“文互相备也”。

  例(1)毛亨传说明《关雎》这首诗的开头用的是“兴”的表现手法,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例(2)指出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马叫旗飘,实际上是烘讬征人出征时的肃穆庄严的气氛。例(3)点明“牂羊坟首”是个歇后语。“牂羊”是母羊,“坟首”是大脑袋。根据常识可知,母羊生出大脑袋是不可能的事,因此说“无是道也”。“三星在罶”用的是借喻的手法。“三星”即心宿,在冬天天快亮的时候才出现;“罶”是捕鱼的器具,人们夜里把它放在水中,天亮时就取走。这句话是说离人们来取罶的时间已经“不可久也”,其内在含义即“周将亡”。例(4)孔颖达通过串讲说明诗句是利用同音现象构成的双关语。“箕”双关簸箕和天上的箕宿,“斗”双关酒斗和天上的斗宿。例(5)的杜预注说明还无社和申叔展的对话用的是隐语。“麦麯”是用麦子做的酿酒的酒母。“鞠穷”即芎穷,其根可入药。这两种东西都可以防御潮湿,申叔展是暗示还无社逃出泥水以避难。还无社是萧大夫,申叔展是楚大夫,二人本相识,因当时两军对垒,不便正言,所以使用隐语。后来还无社终于明白了申叔展的意思。例(6)郑玄注和贾公彦疏指出《仪礼》原文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

  7.指示出处

  古代作家写文章喜欢引经据典,尤其是东汉以后,引经用典成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有的文章几乎句句用典。因此,指示词语和典故出处也就成了注解这些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内容。唐代李善《文选注》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典型。请看《文选·狱中上书自明》中的几处注解:

  (1)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李善注:《韩子》曰:“楚人和氏得璞玉于楚山之下,奉而献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刖和左足。武王薨,成王即位,和又献之。玉人又曰:‘石也。’刖其右足。”
  (2)故樊于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李善注:《史记》曰:“荆轲见樊于期曰:‘今闻秦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今有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首,何如?’于期曰:‘为之奈何?’轲曰:‘愿得将军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于期遂自刭。”
  (3)“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李善注:《汉书音义》曰:“王奢,齐臣也。自齐亡之魏。齐伐魏,奢登城谓齐将曰:‘今君之来,不过以奢故也,义不苟生,以为魏累。’遂自刭。”

  有时,李善不是指示典故的出处,而是指示某些词语的出处。请看下面的几处注解:

  (1)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李善注:《六韬》曰:“结连朋党,比周为权。”杜预注:“比,近也。周,密也。”
  (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李善注:《国语》:“泠州鸠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贾逵曰:“铄,销也。众口所恶,金为之销亡。”
  (3)披心腹,见情素。李善注:《战国策》曰:“蔡泽说应侯曰:‘公孙鞅事孝公,竭智谋,示情素。’”

  例(1)指示“比周”的出处,例(2)指示“众口铄金”的出处,例(3)指示“情素”的出处。

  8.考史敍事

  考史敍事主要反映在史书的注解中。史书是记载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的,由于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行政区划的变化等原因,后人读史书时,最容易在人名、地名、典章制度、历史事实等方面提出问题或发生误解,因此考史敍事就成了史书注解的一个重要内容。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几处注解:

  (1)项羽者,下相人也。──裴駰集解:《地理志》临淮有下相县。司马贞索隐:县名,属临淮。案:应劭云:“相,水名,出沛国。沛国有相县,其水下流,又因置县,故名下相也。”张守节正义:《括地志》云:“相故城在泗州宿豫县西北七十里,秦县。”
  (2)章邯令王离、涉闲围钜鹿。裴駰集解 :张晏曰:“涉,姓;闲,名。秦将也。”
  (3)以吕臣为司徒,以其父吕青为令尹。裴駰集解 :应劭曰:“天子曰师尹,诸侯曰令尹,时去六国尚近,故置令尹。”瓒曰:“诸侯之卿,唯楚称今尹。时立楚之后,故置官司皆如楚旧。”
  (4)萧何亦发关中老弱未 传悉诣荥阳。──裴駰集解 :服虔曰:“传音附。”孟康曰:“古者二十而 传,三年耕有一年储,故二十三年而后役之。”如淳曰:“律,年二十三 传之畴官,各从其父畴内学之。高不满六尺二寸以下为罢癃。《汉仪注》:‘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卫士,一岁为材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阵。’又曰:‘年五十六衰老,乃得免为庶民,就田里。’今老弱未尝 传者皆发之。未二十三为弱,过五十六为老。”

  例(1)是考证地名的。例(2)是考证人名的。例(3)是考证官职的。例(4)是考证典制的。

  下面再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的注解:

  《魏书》曰:大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悽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以上是裴松之引用史料来补充说明曹操东归,杀吕伯奢一家的史实的。补充史料、考核史实是裴松之《三国志注》的特点。

  在经、子、集等著作的注解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考证古代风俗和制度的内容。下面以《诗经》为例加以说明:

  (1)《诗经·唐风·葛生》:角枕粲兮,锦衾烂兮。──《毛亨传》:齐则角枕锦衾。《礼》:“夫不在,敛枕箧衾席,而藏之。”
  (2)《诗经·邶风·匏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毛亨传》:纳采用雁。──《郑玄笺》:雁者随阳而处,似妇人从夫,故昏礼用焉。自纳采至请期用昕,亲迎用昏。
  (3)《诗经·魏风·葛屦》:掺掺女手,可以缝裳。──《毛亨传》:妇人三月庙见,然后执妇功。──《郑玄笺》:言女手者,未三月未成为妇。裳,男子之下服,贱又未可使缝。魏俗使未三月妇缝裳者,利其事也。

  以上是说明古代风俗的。又如:

  (1)《诗经·周南·葛覃》:薄污我私,薄澣我衣。──《毛亨传》:私,燕服也。妇人有副祎盛饰以朝事舅姑,接见于宗庙,进见于君子,其余则私也。
  (2)《诗经·唐风·无衣》:岂曰无衣七兮!──《毛亨传》:侯伯之礼七命,冕服七章。──《郑玄笺》:我岂无是七章之衣乎?晋旧有之,非新命之服。〔孔颖达正义〕:《春官·典命》云:“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秋官·大行人》云:“诸侯之礼,执信圭七寸,冕服七章。”是七命七章之衣。
  (3)《诗经·小雅·车攻》:田车既好,四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毛亨传》:甫,大也。田者,大芟草以为防,或含其中,褐缠旃以为门,裘缠质以为 槸,间容握,驱而入,击则不得入,左者之左,右者之右,然后焚而射焉。天子发,然后诸侯发;诸侯发,然后大夫、士发。天子发,抗大绥;诸侯发,抗小绥。献禽于其下,故战不出顷,田不出防,不逐奔走,古之道也。

  以上是说明古代制度的。

  9.校勘文字

  校勘文字是属于校勘学的内容,但是古书注解必须要以校勘为前提,所以注解古书也就往往离不开校对文字,改正脱误。因此,校勘文字也就成了古书注解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

  (1)《仪礼·士冠礼》:阒西閾外。──郑玄注:古文阒为槷,閾为蹙。
  (2)《仪礼·士冠礼》:孝友时格。──郑玄注:今文格为嘏。
  (3)《周礼·地官·师氏》: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郑玄注:故书中为得,杜子春云:“当为得。”
  (4)贾谊《吊屈原文》:贤圣逆曳兮,方正倒值。──李善注:植《史记》作值。
  (5)《墨子·非攻上》: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孙诒让间诂:毕云:“知,一本作之。”
  (6)《墨子·节葬下》:存乎匹夫贱人死者,殆竭家室。──孙诒让闲诂:匹,旧本讹作正。
  (7)《资治通鉴》卷二十二:然尚未敢显言赦之也。──胡三省音注:以文理观之,不必有敢字。
  (8)《资治通鉴》卷一八八:以世充为太尉尚书今,内外诸军事。──胡三省音注:内外诸军事上当有总督二字。

  例(1)例(2)是用古、今文本校勘异同。古今文不同的地方,采古文说就在注文中说明今文作某;采今文说就在注文中说明古文作某。例(3)中的“故书”专用于《周礼》,因为《周礼》只有古文本,没有今文本。但所传有通行本与旧本之别,郑玄称旧本为“故书”。旧本不同于通行本的地方,就在注文中说明故书作某。例(4)例(5)是说明各本文字异同的。例(六)例(七)例(八)是说明文字讹误衍脱的。


  思考与练习:

  一、什么是训诂和训诂学?
  二、什么是小学?训诂学和小学的关系如何?
  三、古代的训诂著作大致可分为几类?它们在释义上有什么特点?
  四、曰、谓、犹、貌、辞、言、浑言、读如、读曰等训诂术语的作用各是什么?
  五、曰、为、谓之三个术语在用法上有什么特点?
  六、用音训方法解释词义时应当使用什么训诂术语?
  七、古书注解有哪些名称?
  八、“注”和“疏”有什么不同?“音义”“章句”“集解”“补注”各有什么特点?
  九、古书注解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十、说明下列各条所用的训诂方法(如果是义训则需具体说明是哪种方式):

    (1)窅,深目也,从穴中目。
    (2)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
    (3)如、适、之、嫁、徂、逝,往也。
    (4)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
    (5)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
    (6)𦼫,菜也,似苏者。
    (7)葵,揆也;揆,度也。

  十一、学习训诂学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你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看法。
 


〔共9頁〕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頁 下一頁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