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子夜书案 >> 古代汉语知识 >> 〔古代汉语知识〕训诂·上 第三节 训诂学术语
  


〔古代汉语知识〕

训诂·上
 
根据洪波著《古代汉语教程》整理编辑 仅供参考

 
 


第三节 训诂学术语


  古书注解不论在解释词义、串讲大意,还是在注明读音、校勘文字时,都有特定的术语,每一术语,各自表达具体的内容,有一定的用法。我们要想顺利地阅读古书的注解,还必须对注解的术语有所瞭解。下面介绍一些最基本、最常见的术语。


  一、释义的术语

  1.曰 为 谓之

  这三个术语是用来解释词义的,一般都是对被解释词直接加以解释或定出义界,而且往往暗含着相对的意义,目的在于区别几个相关的词。使用这三个术语时,把解释的词语放在前,把被解释的词语放在后。它们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叫做”。例如:

  (1)《诗经·召周·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毛亨传》:山南曰阳。
  (2)《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毛亨传》:上曰衣,下曰裳。
  (3)《诗经·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毛亨传》:潜行为泳。
  (4)《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毛亨传》:圆者为囷。孔颖达正义:方者为仓,故圆者为囷。
  (5)《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亨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6)《诗经·周颂·丝衣》:自堂徂基,自丰徂牛,鼐鼎及鼒。──《毛亨传》:大鼎谓之鼐,小鼎谓之鼒。

  “曰”“为”“谓之”不仅用来解释词义,还可以用来分辨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

  (1)《论语·先进》: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朱熹集注: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
  (2)《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
  (3)《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

  “饥”和“馑”是同义词,在分辨其间的细微差别时,三例分别用“曰”“为”和“谓之”,可见三个术语的作用是相同的。

  2.谓 斥

  “谓”和“斥”也是用来解释词义的,它们的用法也相同,都是把被解释的词语放在前,把解释的词语放在后。“谓”多用来指明被解释的词语是属于某一特定概念的。“斥”是来指明被解释的词语所实指的人物的。它们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说的是”“指的是”。例如:

  (1)《 诗经·小雅·车舝》:间关车之辖兮,思娈季女逝兮。──《毛亨传》:季女,谓有齐季女也。
  (2)《诗经·小雅·大东》:有饛簋飧,有捄棘匕。──《毛亨传》:飧,熟食也,谓黍稷也。
  (3)《诗经·鲁颂·閟宫》:周公之孙,庄公之子。──《毛亨传》:周公之孙、庄公之子,谓僖公也。
  (4)《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郑玄笺》:彼君子,斥伐檀之人。

  例(1)是以具体释抽象,说明“季女”指的是齐国的少女。例(2)是以狭义释广义,说明“飧”指的是黍稷。例(3)是以直义释曲义,说明“周公之孙、庄公之子”指的是僖公。“季女”“飧”“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都是比较宽泛的概念,而“有齐季女”“黍稷”“僖公”就都是比较具体的或特定的概念了。例(4)说明“彼君子”指的是伐檀之人。“伐檀之人”就是“彼君子”所实指的人物。

  “谓”有时也用来串讲句意,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是说”。例如:

  (1)《诗经·小雅·小弁》:鹿斯之奔,维足伎伎。──《毛亨传》:谓鹿之奔走,其足伎伎然舒也。
  (2)《诗经·小雅·雨无正》:巧言如流,俾躬处休。──《郑玄笺》:巧犹善也。谓以事类风切剴微之言,如水之流,忽然而过,故不悖逆,使身居安休休然。

  3.

  “犹”也是用来解释词义的,使用这个术语时,是把两个词义本来不完全相同的词联系起来,使读者于两者相通之处明瞭其义,即段玉裁所说的“义隔而通之”。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相当于”“等于说”。例如:

  (1)《诗经·小雅·黄鸟》:言旋言归,复我诸父。──《毛亨传》:诸父,犹诸兄也。
  (2)《诗经·小雅·正月》:执我仇仇,亦不我力。──《毛亨传》:仇仇,犹謷謷也。
  (3)《诗经·魏风·葛屦》:掺掺女手,可以缝裳。──《毛亨传》:掺掺,犹纤纤也。
  (4)《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毛亨传》:读,抽也。──《郑玄笺》:抽,犹出也。

  例(1)中的“诸父”和“诸兄”本不同义,但在特定的上下文里可以辗转相通,这裹都是指父兄等亲人。这种情况往往是以前一章的词解释后一章中相同位置上的词。例(2)是以近义词相释,《尔雅·释训》:“仇仇、敖敖,傲也。“謷”与“敖”通。例(3)是以今语释古语,“掺掺”(shān)也是纤细的意思。《韩诗》作“纤纤”。“掺掺”与“纤纤”同源。例(4)是以本字之义释借字。依朱骏声说,“读”是借字,“抽”是本字,毛传是用本字释借字。郑笺以“出”释“抽”,所以是用本字之义释借字。

  4.貌 意

  “貌”和“意”一般是用来解释状态形容词 的,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例如:

  (1)《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毛亨传》:蚩蚩,敦厚之貌。
  (2)《诗经·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毛亨传》: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
  (3)《诗经·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毛亨传》:迟迟,舒行貌。
  (4)《诗经·王风·黍离》: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毛亨传》:悠悠,远意。

  例(1)的“敦厚之貌”就是忠厚的样子。例(2)的“高貌”就是高大的样子。例(3)的“舒行貌”就是慢走的样子。例(4)的“远意”就是遥远的样子。

  5.辞 词

  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只表示被解释词是个虚词,并不作具体的说明。例如:

  (1)《诗经·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毛亨传》:薄,辞也。
  (2)《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恩。──《毛亨传》:思,辞也。
  (3)《广雅·释诂》:曰、欥[]、惟、孰、每、虽、兮、者、其、各、而、乌、岂、也、乎、些、只、词也。

  6.浑言 析言 散文 对文

  “浑言”“析言”是专用来辨析同义词,说明词义的解释之所以不同的原因的。“浑言”是指对事物的统称,“析言”是对同类事物细加分别,辨析异同。例如:

  (1)《说文·疒部》:疾,病也。──段玉裁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2)《说文·见部》:见,视也。──段玉裁注:析言之有视而不见者,听而不闻者,浑言之则视与见、闻与听一也。

  “浑言”也可以称为“散文”(简称“散”),即不相对而言的文辞;“析言”也可以称为“对文”,即相对而言的文辞。例如:

  (1)《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郝懿行义疏:《考工记·匠人》:“室中度以几,宫中度以寻。”此是对文,至于散文则通。
  (2)《诗经·齐风·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孔颖达正义:对文则飞曰雌雄,走曰牝牡,散则可以相通。

  “浑言”还可以称为“统言”或“通言”。例如:

  (1)《说文·行部》:行,人之步趋也。──段玉裁注:步,行也;趋,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谓之行,统言之也。
  (2)《尔雅·释诂》:陨、硕、湮、下、降、坠、摽、蘦,落也。──邵晋涵正义:《说文》云:“木曰落,草曰零。”此言字之本义也,通言之则陨坠之类皆为落也。

  使用“浑言”“散文”时,是异中求同;使用“析言”“对文”时,是同中求异,旨在辨别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7.

  “言”一般是用来串讲大意,阐发被解释词语的内在含义的。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是说”。例如:

  (1)《诗经·大雅·韩奕》:实墉实壑,实田实籍。──《毛亨传》:实墉实壑,言高其城深其壑也。
  (2)《诗经·大雅·烝民》:仲山甫出齐,式遄其归。──《毛亨传》:言周之望仲山甫也。
  (3)《诗经·周南·卷耳》: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郑玄笺》:此章言臣既勤劳于外,仆马皆病,而今云何乎?其亦忧矣,深闵之辞。

  “言”有时也可以用来解释词语,指明一个词语在特定上下文中的含义。例如:

  (1)《说文·人部》:仅,材能也。──段玉裁注:材能,言仅能也。
  (2)《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踰我里,无折我树杞。──《毛亨传》:折,言伤害也。


  二、注音的术语

  1.读若 读如

  “读若”“读如”主要是用来注音的。例如:

  (1)《说文·卩部》:卸,舍车解马也。从卪止,午声,读若汝南人写书之写。
  (2)《仪礼·乡饮酒礼》:公如大夫入。──郑玄注:如,读若今之若。
  (3)《吕氏春秋·大乐》:浑浑沌沌。──高诱注:浑读如衮冕之衮。
  (4)《淮南子·说山训》:以其所修而游不用之乡,譬若树荷山上。──高诱注:荷读如燕人强秦言胡同也。

  例(1)的“卸”和“写”双声迭韵。例(2)的“如”和“若”音近。例(3)的“浑”和“衮”迭韵。例(4)的“荷”和“胡”双声。

  “读如”有时也可以用来说明假借字,见“读为、读曰”条。

  2.如字

  “如字”是用来注音的,使用这个术语,通常是告诉读者,在特定的上下文中,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去读。有时对某个字既注了“如字”,又注了别的直音或反切,表明这个字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传统有不同的读法。例如:

  (1)《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陆德明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
  (2)《春秋·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杜预集解 :段不弟,故不言弟。陆德明释文:弟,音悌,又如字。
  (3)《庄子·逍遥游》: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陆德明释文:且适,如字,旧子余反。

  例(1)的前一个“恶”读“乌路反”,即憎恶的恶();后一个“恶”要按照它本来的音读,即恶劣的恶(è)。前一个“好”读“呼报反”,即喜好的好(hào);后一个“好”即好坏的好(hǎo)。例(2)“段不弟”的“弟”,音悌,即读作孝悌的悌();“不言弟”的“弟”,如字,即读作兄弟的弟()。例(3)的“且”,如字,读作qiě;“旧子余反”,即旧读jū。


  三、释义兼注音的术语

  1.之言 之为言

  “之言”“之为言”是用来表示音义全通的,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音训”,它除了解释词义之外,还表示被解释词和解释词之间有音同或双声、迭韵的关系。因此,它们兼有释义和注音两种作用,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所谓……”“就是……”的意思。例如:

  (1)《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顓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何晏集解:郑曰:“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2)《荀子·修身》: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杨倞注:谄之言陷也,谓以佞言陷之。
  (3)《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集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4)《尔雅·释训》:鬼之为言归也。

  例(1)的“萧”和“肃”双声。例(2)的“谄”和“陷”迭韵。例(3)的“政”和“正”、“德”和“得”音同。例(4)的“鬼”和“归”双声迭韵。

  2.读为 读曰  “读为”“读曰”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的,一般都是把假借字放在前,把本字放在后。本字和假借字之间都是音同或双声、迭韵的关系。因此,它们也兼有释义和注音的两种作用,意思是“某字是某字的假借字”。例如:

  (1)《诗·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玄笺》:泮读为畔。畔,涯也。
  (2)《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王先谦集解 :王念孙曰:“生读为性,《大戴记》作性。”
  (3)《尚书·尧典》:播时百谷。郑玄注:时读曰莳。
  (4)《漠书·陈胜项籍传》:数使使趣齐兵俱西。颜师古注:趣读曰促。

  例(1)的“泮”是假借字,“畔”是本字,“泮”和“畔”迭韵。例(2)的“生”是假借字,“性”是本字,“生”和“性”迭韵。例(3)的“时”是假借字,“莳”是本字,“时”和“莳”音同。例(4)的“趣”是假借字,“促”是本字,“趣”和“促”音近。

  “读如”有时也可以用来说明假借字。例如:

  (1)《礼记·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2)《礼记·中庸》:治国其如示诸掌乎?郑玄注:示读如寘诸河干之寘。寘,置也。

  例(1)的“信”是假借字,“伸”是本字,“信”和“伸”迭韵。例(2)的“示”是假借字,“寘”是本字,“示”和“寘”迭韵。
 


〔共9頁〕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頁 下一頁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