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子夜书案 >> 古代汉语知识 >> 古代汉语虚词〔二〕 第一节 助动词
  

 

古代汉语虚词〔二〕
 
根据洪波著《古代汉语教程》整理编辑 仅供参考

 
 

  【导读】本课语文知识介绍古代汉语的助动词和副词。助动词分四类,副词分八类。古代汉语的助动词不特别复杂,其中有些与现代汉语是相同的,需要重视的是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助动词。古代汉语副词数量比较多,分类也比较复杂,是古代汉语虚词学习的一个难点。其中有些类的副词如否定副词、情状副词、语气副词等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应该一个一个地学习掌握。这一课的课文在语法注释上也是侧重助动词和副词的注释,将课文与语文知识部分结合起来学习效果会更好。



第一节 助动词


  助动词是一般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的一类词。古代汉语的助动词可分为五类:(1)表示能可;(2)表示意愿;(3)表示应须;(4)表示被动;(5)表示遑暇。


  一、能可助动词

  能可助动词表示客观允许或有能力,有“克”“能”“堪”“可”“可以”“可得”“得”“足”“足以”等。“克”表示客观许可或可能,主要见于西周金文、《尚书》《诗经》《周易》等时代较早的文献,春秋以后的文献就很少用了。例如:

  (1)八音谐,无相夺伦,人神以和。(《尚书·尧典》)
  (2)穆公是以不逞志于我。(《左传·成公十三年》)

  “能”表示可能或有能力。例如:

  (3)于父不字厥子。(《尚书·康诰》)按:这句话的意思是:父亲不能抚育他的孩子。
  (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5)寡人已知将军用兵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能”有时也带体词性宾语。例如:

  (6)非曰之,愿学焉。(《论语·先进》)
  (7)假舟楫者,非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堪”表示客观承受的能力,多用于否定句中,有时能带体词性宾语。例如:

  (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9)国不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可”“可以”“可得”表示客观事理允许,与“能”意义相同。与“能”不同的是,“可”“可以”“可得”不表示有能力的意思,“可”还表示许可或赞同,“能”没有这样的意思。例如:

  (10)三军夺帅也,匹夫不夺志也。(《论语·子罕》)
  (1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12)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梁惠王上》)
  (13)左右皆曰贤,未也;诸大夫皆曰贤,未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孟子·梁惠王下》)按:此例“可”是许可、赞同的意思。

  注意,“可以”有时是两个词,是“能够用来……”“可以凭借……”的意思。例如:

  (14)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15)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得”表示客观条件的可能,多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例如:

  (16)善人,吾不而见之矣;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
  (17)予未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

  汉代以后,“得”由表示客观条件的可能发展出主观认为的必要或适宜。例如:

  (18)君为我呼入,吾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由“得”构成的“不得已”原是“不能停止”的意思,常用来表示“没有办法”。例如:

  (19)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
  (20)国君进贤,如不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与?(《孟子·梁惠王下》)

  “足”表示具备条件或值得。表示具备条件可以翻译成“能”“能够”。例如:

  (21)夏礼吾能言之,杞不征也。(《论语·八佾》)
  (22)国君,文昭也,武可畏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表示值得的意思时可以翻译成“值得”。例如:

  (23)斗筲之人,何算也?(《论语·子路》)
  (24)竖子不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足以”只表示具备条件。例如:

  (25)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子·梁惠王上》)
  (26)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二、意愿助动词

  意愿助动词有“欲”“肯”“将”“宁”“敢”“忍”“愿”“屑”“憗(yìn)”等,其中“敢”“忍”“屑”通常用于否定句,“肯”“(不)敢”“(不)忍”“(不)屑”沿用至今。“欲”“将”“愿”“憗”表示主观的希望或打算,可以翻译成“希望”或“打算”。例如:

  (1)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
  (2)十年春,齐师伐我,公战。(《左传·庄公十年》)
  (3)子路曰:“闻子之志。”(《论语·公冶长》)
  (4)钧皆死,憗使吾君闻胜与臧之死也以为快。(《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注】这句话的意思是:反正都要死,希望让咱们的国君听到(祁)胜与(邬)臧死了会感到高兴。

  “宁”表示主观的愿望或倾向,可以翻译成“宁愿”“愿意”。例如:

  (5)若绝君好,归死焉。(《左传·宣公十七年》)
  (6)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度,尺度,尺码。

  “宁”出现在选择疑问句中,与“与其”配合,构成“与其……宁……”格式,表示“与其……宁愿……”的意思。例如:

  (7)礼,与其奢也,俭。(《论语·八佾》)
  (8)与其害于民,我独死。(《左传·定公十三年》)

  注意,“敢”除了作助动词之外,也是一个副词,表示“冒昧地”地意思。助动词“敢”与副词“敢”的区别在于,助动词“敢”通常用于否定句,否定词“不”“未”等出现在它的前面。副词“敢”既出现于否定句,也出现于肯定句;在否定句中,否定词“不”出现在它的后面。副词“敢”详见下面副词一节中的“谦敬副词”。


  三、应须助动词

  应须助动词有“当”“如”“宜”“任”“合”“应”,其中“合”“应”是汉代以后产生的。

  “当”表示事理的必然,可翻译成“应当”。例如:

  (1)失期斩。(《史记·陈涉世家》)
  (2)为人臣不忠,死;言而不当,亦死。(《韩非子·初见秦》)

  “宜”“如”表示根据事理应该怎样或合适怎样,可翻译成“应该”“适宜”。例如:

  (3)是为君,有恤民之心。(《左传·庄公十一年》)
  (4)惟仁者在高位。(《孟子·离娄上》)
  (5)若爱重伤,则勿伤;爱其二毛,则服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任”与“宜”意义相同,常用于否定句中。例如:

  (6)臣不受怨,君亦不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左传·成公三年》)
  (7)是时,武安君病,不行。(《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合”和“应”也是“应该”“应当”的意思。例如:

  (8)然则受命之符,在于此矣。(《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9)三皇后并非正嫡,不称后。(《后汉书·献帝纪》)
  (10)今殿前之气为虹蜺,皆妖气所生,不正之象。(《后汉书·羊赐传》)


  四、被动助动词

  被动助动词有“见”“被”“为”,可以翻译成“被”。例如:

  (1)信而疑,忠而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虽万戮,岂有悔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3)人皆以侮为辱。(《荀子·正论》)
  (4)高伯其戮乎?复恶已甚矣。(《左传·桓公十七年》)

  注意,“被”在东汉以前的上古汉语里用于被动句中带谓词性宾语,都是助动词,不能引出施事成分,上古末期(东汉)以后,“被”才由由助动词分化出介词功能,可以引出施事成分。“为”字在被动句中出现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引出施事成分,一种形式是不引出施事成分。引出施事成分的是介词,不引出施事成分的是助动词。


  五、遑暇助动词

  表示遑暇的助动词有“遑”和“暇”两个,可以分用,也可以合用,常出现在否定句或反问句中,表示没有空闲。例如:

  (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
  (2)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尚书·无逸》)
  (3)我躬不阅,恤我后?(《诗经·小雅·小弁》)
 


〔共9頁〕 1 2 3 4 5 6 7 8 9 第一頁 下一頁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