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史概述 · 古代中医名人简录 · 中国历史年表

   
  子夜星网站

·整理编辑

 

 

 

 

 


  中华医术,并非某类人所讥讽的那样,是什么“玄学”,是愚弄中国人的封建糟粕。中医理论,也并非“任由演绎”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几千年来,其所建树的救死扶伤功绩,是任何人都无法全盘否定的。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以及社会制度诸因素,国医发展的道路是坎坷曲折的,某些施治技术在近代史上无疑地落后于西方医学。

  中、西医学本来走的不是一条路子,但荷载的东西不无一定共性,且又异路同归于一理,即治病救人。西医学是一门纯实验性科学,而中医学既有其实验性,又是一门注重系统辩证思维的科学。所谓中医学的发展在近代史上落后于西医学,即指在其实验性上,是包括手术、仪器以及化学药物治疗在内的施治技术上。当然,这种落后绝对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科技发展水平相关联的,并非整体医术上乃至中医理论基础的错误,而恰恰相反,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往往要比西医学优越得多。其实整体看来,两种医学各有千秋,亦各有不足,都需要不断继续实践和探索。

  随着国家经济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中医学的发展便又有了新的机遇,尤其通过对西方医学的借鉴,又给这门古老的国医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天两种医学完全可以相兼互补、相得益彰,共同造福于人类的健康。不过,器之善用,在乎于人。庸者欺心牟利,虽有利器,而未必善用之。中华医学的弘扬光大,还须以德为本,冀望于更多卓群妙手脱颖而出。〔璞如子《泛览中医史迹随笔》〕

 

年 代

纪元

典型人物

典型事件及成就

最原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基因作用,本能而有限地选择某种食物或其它自然物质来简单料理身体症状。
原始阶段

约30万-170万年前

 

  通过智商的进化及智慧的积累,能从采食经验中简单掌握某些植物的药用价值。尤其对
火的应用及对于水的再认识,便成为原始最有效的卫生手段。

族群制到
氏族公社
约2400年前-18000年前  

  从火的长期熟练应用中,衍生熨法和灸法。由于对自然的敬畏,逐渐深化对神的概念,
于是在祈祝祭祀中产生巫师与巫术。尽管此间多以驱邪祈安为主,但好的巫师所掌握的巫术
中,会融入一些实用而有效的治疗病症经验和措施。

新石器与
仰韶文化
约公元前2400-前3000 伏羲、黄帝、炎帝

  伏羲氏有“味百药而制九针”之誉;炎帝有“神农尝百草”之誉;黄帝与岐伯论医虽为
传说,而《黄帝内经》以其名传世,足可印证黄帝与中华医药有重大关系。

殷商 公元前1700 - 前1100 伊尹

  此一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已逐渐成熟,医术较之前也有很大进步,但依然非常原始,往
往将迷信、传说及治疗经验结合应用。据出土的当时甲骨文记载,已有数种疾病的描述。
  伊尹为商初大臣,既以“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创立了中国传统健康饮食理念,又
悟及煎制汤药之法,有关史书中均有记载。如《史记·殷本记》:“伊尹以滋味说汤”。如
《资治通鉴》:“闵生民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浊
重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又如《甲乙经·序》:“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
草,以为汤液。”


周朝






春秋
战国
公元前1046 - 前256年
建周,有利簋铭文可考
医缓

医和

扁鹊

  周朝医药之术当比商代更为进步,但皆集中在王宫内,医术开始分门别类,各有司职。
《周礼》中记载了食医、疾医、疡医及兽医等医事制度,并有四时流行病和“五毒”之药。
“阴阳”及“五行学说”约于此时应用在医学上。
  医和,用“六气致病说”来解释各种疾病的成因。
  扁鹊,即史书记载中的战国秦越人,已熟练掌握“望、闻、问、切”行医技术,并认为
疾病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衡所致,创立了中医诊断基础。被喻为妇科、儿科、眼科、精神科及
耳鼻喉科的治疾圣手,是中国第一位有正式传记的医家。

公元前770 - 前221年

  《黄帝内经》虽冠以黄帝之名,据考证认为,是由数位作者经过长时间汇集编纂而成。
全书由《素问》及《灵枢》两书合成,是当时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亦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的
初步形成。该书对今日的中医学研究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另有《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传说为战国时扁鹊所作。书以分析病证入
手,阐述了难为脉学、难为经络、难为脏腑、难为疾病以及难为针法等理论。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 - 公元220年
华佗

张仲景

  此期哲学及宗教思潮崛起,开始影响中医药的发展。师徒相授乃是当时主要教育培训制
度,但开始以考试制度来筛选医师。
  1973-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约属于公元前168年以前的医学文献,其中有
一本《五十二病方》,详细记录了52种疾病及52种方剂,是中国最早中药学参考文献。内容
显示当时已有中药复方配伍理论。
  《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编撰汇辑的著作,为最早期的完整中药学文献,
总结了当时的用药经验,共载药物365种,对药性、功能等已有概述。
  华佗开创中药麻醉法,提倡体育疗法(导引除病),创立“五禽戏”。张仲景的《伤寒杂
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亦即现今流传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

三国魏晋
及南北朝


公元220年 - 589年


注:右“刘宋雷敩”中
的“刘宋”,为“南朝
宋”年号的另称。敩:
xiào,又音xué
王叔和、皇甫谧

葛洪、刘宋雷敩

龚庆宣、陶弘景

全元起、徐之才

许胤宗、甄 权

甄立言、姚僧垣

  医药学得到全面发展,在汉代的基础上,广泛总结经验,出现大量的医学著作,特别是
脉学、针灸学、本草学及方剂学方面。公元493年,皇家学院得以扩充,置有中医学职位。
  王叔和的《脉经》,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奠立了脉理与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基础。
  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最早期的完整针灸疗法参考文献。论述了经穴,包括有关解
剖、生理,并深入描述经脉概念。另外也说明取穴部位及用针技巧以及针灸的临床经验。
  葛洪《肘后救卒方》,临床第一部急救手册,包括临床常见病、急病及相关治疗摘要。
  雷敩的《雷公炮炙论》,是第一本药物炮制学专著,为当时制定了药物炮制的规范。
  龚庆宣的《刘涓子鬼遗方》,为现存最早的中医外科专书。
  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共载药物730种,对当时的中药知识作了勘订整理。本书为
后期中药分类的典范,是直至7世纪中期的主要医药文献。
  全元起的《注黄帝素问》,为《素问》最早注解。该书虽佚,宋代林亿等在校正《黄帝
内经》时,尚得见其书,并引录《内经·素问》篇名秩序。
  甄氏生平著述颇多,绘有《明堂人形图》一卷;撰有《针经钞》三卷、《针方》《脉诀
赋》各一卷,《药性论》四卷。这些著作均已亡佚,部分内容可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
翼方》《外台机密》中见其概略,对后裔有必然影响。
  甄立言与兄甄权同以医术享誉当时。著有《本草音义》七卷、《本草药性》三卷、《本
草集录》二卷、《古今录验方》五十卷,均己散佚,部分佚文尚可在《千金要方》和《外台
机密》中见概略。其《古今录验方》中“消渴小便至甜”是我国糖尿病的最早记实。
  姚僧垣(499-583年),南北朝时北周医家。一生治验不可胜记,声誉远闻达诸蕃外域。
著《集验方》12卷,撰《行记》3卷行于世,今佚,散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

隋、唐 公元 581 - 705年
巢元方、苏敬

孙思邈、孟诜

崔知悌、张文仲

陈藏器、王焘

蔺道人、昝殷

刘翰、 马志

鉴真、 王冰

昝殷、甘伯宗

韩保升、李珣

  巢元方是隋庭太医博士,皇帝医师。公元 610年,被朝廷指派编写《诸病源候论》又称
《巢氏病源》。论述病症1,700种,是中国最早病因证候学记录,对后世中医学影响深远。
  唐朝廷设“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及药工四部组成,主要为皇室及贵族服务。
学生毕业及医师升迁均有严格考试制度。由于受道教及佛教等影响,另设有“咒禁科”,即
以法术驱邪治病,倡导精神修养。此期间还专设“药园”,供草药种植及制药。
  唐太宗期间,某些州郡建立地方性医学教育机构。地方政府亦可指派医师为本地民众服
务。医学教育,改变了只有“师徒相授”的传统。
  唐朝廷命令苏敬等20位医药专家集体编撰《新修本草》,是世界上首部国家颁行药典。
  中外医药交流盛况空前,得以互相渗透。中国医药及医疗技术著作亦被译成多国文字。
  典型交流国家:印度、高丽、日本、越南,及“丝绸之路”上的阿拉伯国家等。炼金术
亦由此间流传到西方各国。
  孙思邈(581-682):《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为中国首部医学百科全书,有理论、医
方、诊法、治疗、食养及导引等多方面著述。
  崔知悌(615-985):著述以《骨蒸病灸方》最为有名,被收入《外台机密》名为“灸骨
蒸法图”,即世传崔丞相灸法。其著述、文献可考者有《纂要方》十卷、《骨蒸病灸方》一
卷、《产图》一卷,均已亡佚,可于《外台机密》中见其概略。
  张文仲(620-700):撰《随身备急方》三卷和《法象论》一卷,均佚,《外台机密》中可
见其部分内容。
  孟诜(621-714):《食疗本草》,一本总结食用和治疗的本草专著。
  王冰(710-805),自天宝九年始(750-762)历时十二年之久注成《素问》24卷。对辨
证论也有阐扬,如治疗元阳之虚,主张“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而治疗真阴之竭,则提出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均为迄今临床治则名言。著《玄珠》书,宋代己佚。世传《玄珠
耳语》《昭明隐旨》《天元玉册》《元和纪用经》等,被认为皆后人托名之作。
  陈藏器(713-741):《本草拾遗》,指导临床辨证用药,对方剂学发展很有意义。
  王焘(752):《外台秘要》,为总结性著作,为研究唐朝以前医学的重要参考著作。
  蔺道人(841-846):《理伤续断秘方》,中国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着。
  昝殷(847-859):《经效产宝》,现存第一部妇产科专着。
  刘翰、马志的(974):《开宝重定本草》,记载药物已达983种,分类方式先进。
  韩保升:五代后蜀人,所编著《蜀本草》,较苏敬的《新修本草》更为具体。惜原书己
亡佚,其文多为宋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及李时珍的《本草年夜纲》所采录,在历史上有必
然影响。
  甘伯宗:唐代人,曾编撰《名医传》七卷。此书集自三皇至唐代名医一百二十人传记,
是我国最早之医学人物传记专著,后人称之为《名医年夜传》或《名医录》。宋代许慎斋将
此书人物增至五代时,名为《历代名医探原报本之图》,是一部有传、有图、有赞的医家史
传,惜原书早已亡佚,其部分内容散见于宋代《历代名医蒙求》之中。
  李珣,五代时前蜀梓州人,祖藉波斯,先祖隋时来华,唐初随国姓为李,活动于九、十
世纪。对药学颇有研究,著《海药本草》六卷,以引述海药文献为特点,收录药物124种,
其中96种标注外国产地。书中收载的海桐皮、天竺桂、没药等为当时其余本草著作所未载。
惜原书至南宋已佚,其内容散见于《政类本草》和《本草年夜纲》等著作中。

宋代 公元960 - 1279年
王怀隐、王惟一

掌禹锡、苏颂

苏轼、沈括

唐慎微、韩只和

董汲、杨子建

庞安时、杨介

陈师文、朱肱

寇宗爽、阎孝忠

许叔微、成无己

刘昉、陈言

刘完素、朱端章

张元素、刘禹锡

崔嘉彦、张从正

王执中、张杲

闻人耆年、李杲

宋慈、严用和

陈自明、陈文中

 

  王怀隐(982-992):受命宋朝廷编辑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共载药方16,834首,还
包括理论、法则、组合、用药等完整知识。是总结公元10世纪以前的大型临床方书。
  王惟一(1027):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详述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及任、督二脉的
循行路线和腧穴。受命主持设计及造针灸铜人,为中医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重要发明。
  宋政府(1057):设立“校正医书局”,校定古代医书,编写本草、医方,并刊刻印行。
  掌禹锡(1060):所著《嘉佑补注神农本草》,记载药物达1083种。
  苏颂(1061):所著《本草图经》,是中国第一部刻版药物图谱。
  苏轼、沈括(1075):所著《苏沈良方》又名《苏沈内翰良方》,是个人整理编撰而成的
医学书籍。
  宋朝廷1076年设立“太医局”,下设“卖药所”,后改称“医药惠民局”。即国家开设
药局,为公共福利而设。
  唐慎微(1082):其《证类本草》,属个人编著,代表宋代药物学最高成就。
  韩只和(1086):所著《伤寒微旨》,为早期研究《伤寒论》专著。
  董汲(1093):所著《小儿斑疹备急方论》,论述痘疹病源及治法,并附有方药。
  杨子建(1098):所著《十产论》,详述各种难产和助产方法,为妇产科专著。
  庞安时(1100):所著《伤寒总病论》,为早期研究“伤寒”及“时温病”的专著。
  杨介(1102):其《存真图》,较早地利用解剖经验,以实物描绘编成的解剖图谱。
  宋朝廷政府1103年设“修合药所”,后改称“医药和剂惠民局”,即官方药物炮制坊。
  陈师文(1107):所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宋朝廷属下药局的成药处方指南。世
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局医方典籍之一,为当时制药的规范。
  朱肱:著《类证活人书》,将《伤寒论》原文以问答形式阐述,并增补原书治法不足。
  1111年,宋医官合编《圣济总录》宋政府编修医书,广泛收集历代方书及民间方药。
  寇宗爽(1116):著《本草衍义》,依本草理论提出气味新说,并评论时下一些谬误。
  阎孝忠(1119):著《小儿药证直诀》,引用名医钱乙(1035-1117)理论与经验编成,
此书对后世儿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指导作用。
  许叔微(1132):其《普济本事方》,属于个人编著的医学方书。
  成无己(1144):著《注解伤寒论》,是现存最早全面注解《伤寒论》的注释本。
  刘昉(1150):著《幼幼新书》,整理汇集了宋以前有关儿科的成就。作者发明小儿指
纹观察法,如虎口三关指纹检察等。
  陈言(1174):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进一步阐述“三因致病说”,为后世病因著述
所遵循。
  刘完素(1182):著《素问玄机原病式》,研究《素问》,探讨疾病发生机理。于1186
年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重视“五运六气”学说。
  朱端章(1184):南宋著名医家和刻书家,淳熙十一年自编并刻印《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八卷,卷末有详细刻印地点和日期。此书涉猎广泛,将宋以前的众多医学名家的产科、儿科
诸经验方搜集无遗。对后来陈自明编著《妇人大全良方》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另著《卫生家
宝小儿方》《卫生家宝汤方》六卷失传,唯日本剩有《卫生家宝汤方》传抄本。
  张元素(1186):所著《医学启源》,描述到“古代医方不能完全治疗现今疾病”。张元
素经过二十年刻苦学习及总结实际经验,以《黄帝内经》《伤寒论》及《中脏腑》为基础,
发展了脏腑辨证及药物归经的理论。其著作《珍珠囊》对药物归经学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崔嘉彦(1189):著《崔氏脉诀》将难经、脉经、脉诀内容加以论述,精炼了脉学。
  1208年宋太医局编纂刊刻《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又名《保幼大全》。收编了南宋以前
的儿科资料,总结精髓并加以系统论述。
  张从正(1217):著《儒门事亲》提倡“六门三法”。
  王执中(1220):著《针灸资生经》首创以因证配穴,来指导临床针灸治疗。
  张杲(1224):著《医说》,是较早的中医史专著,广泛汇录南宋以前记载于各种文史著
作中,有关医学典故、传说等史料。
  闻人耆年(1226):其《备急灸法》,为讨论常见急性病证的灸治法专著。
  陈自明(1237):所著《妇人大全良方》为一部内容丰富的总结妇产科临床经验专著,
长期为后人所应用。所著《外科精要》(1263):标志当时外、伤科的确立。
  李杲(1247):著《内外伤辨惑论》,发挥了张元素(1151-1234)脏腑辨证之长,书内区
分了“外感”与“内伤”病证。其《脾胃论》(1249),内科脾胃病专书,很有实用价值。另
著有《兰室秘藏》等医书。
  宋慈(1186-1249):其法医学专著《洗冤录》,又称《洗冤集录》,1247年撰成并刊刻,
专门以死伤痕迹物证入手来断案的法典和依据,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
  严用和(1253):所著《济生方》,为严氏50余年经验的总结,收载药方400首。
  陈文中(1254):所著《小儿痘疹方论》,论述痘疹病因治法,并附有方药。

金、元 公元1115 - 1368年 曾世荣

王好古

忽思慧

窦圭方

齐德之

危亦林

朱震亨

  金元时期,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医药学经典著作为基础,
结合临证实践,中医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医家们开始自成一说,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
出现不同的学派。
  曾世荣(1294):所著《活幼心书》,是元代专书,选录了切于实用的儿科验方。
  王好古(1306):所著《汤液本草》,介绍药理、各病主治药、用法和炮制。
  忽思慧(1330):其《饮膳正要》,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一般饮食卫生法则。
  窦圭方(1331):辑著《针灸四书》,系《子午流注针经》《针经指南》《黄帝明堂灸
经》和《灸膏肓腧穴法》四书合称,附刊窦桂芳《针灸杂说》。集我国宋代以前针灸学之大
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子午针经专著,为针灸学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起到很好的传承作用。
  齐德之(1335):其《外科精义》对外科疾病成因、病机及诊断方面均有一些新观点。
  危亦林(1337):所著《世医得效方》,为骨折脱位整复与固定的专论,书中记载麻醉
药如蔓陀罗、乌头等的应用是一先例。危亦林是古今应用脊椎骨折悬吊复位术的先驱者。
  朱震亨(1347):其《格致余论》,力倡“相火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
说。其《局方发挥》反对忽略辨证,机械地搬用“局方”和滥用辛燥药物的风气。朱氏为著
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一生著述甚多,另有《证因脉治》《丹溪心法》等。

明代 公元1368 - 1644年
王履、朱橚

冷谦、王纶

薜己、沈之问

江氏父子、高武

徐春甫、李时珍

李梴、吴昆

马莳、方有执

高濂、杨继洲

王肯堂、龚云林

陈实功、武之望

缪希雍、张介宾

陈司成、张景岳

吴有性、李中梓

  王履(1368):所著《医经溯洄集》将伤寒与温病区分开来,分别对相关的治疗方法加以
详述。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朱橚(1406):所著《救荒本草》选定可供灾荒时食用的植物414种。
  明政府(1408):所著《永乐大典》是大型类书,收载明代以前的医书甚多。乃古代中国
最大的典籍。
  冷谦(1442):所著《修龄要旨》为一部内容丰富的气功与养生保健专书。
  1443:明太医院 特请专人仿照宋代式样,另行铸造针灸铜人。
  王纶(1492):其《本草集要》为药物专著,发展了陶弘景(456-536)的通用药分类法。
  薜己(1528):所著《口齿类要》为现存早期的中医口齿科专书。
  高武(1529):所著《针灸聚英发挥》汇集了16世纪初以前,十余种针灸文献的理论与治
疗经验,同时附有作者的一些见解及评论。
  薜己:《内科摘要》中医史上第一本以内科命名的医籍。《正体类要》记载正骨手法19
种及外科方剂等,论述简明实用。
  江氏父子(1549) :所著《名医类案》载录了历代名医治案。是中国第一部以疾病种类
编纂的大型医案专著,不仅对历代临床医家有指导作用,对医案学发展亦有重要的意义。
  沈之问(1550):所著《解围元薮》为最早的麻风病专书。
  薜己(1554):所著《疠疡机要》为麻风病专书,有关辨证论治,方药及验案介绍。
  徐春甫(1556):所著《古今医统大全》辑录230余部医籍,并将其他文献中有关医学内
容也加入编纂而成。
  李时珍(1564):所著《濒湖脉学》丰富了中医脉学内容
  1567:  人痘接种法见于记载,之后广泛流传,并传入欧洲多国。
  李梴(1575):所著《医学入门》为医学启蒙与入门专著,附有医德专述。
  李时珍(1578):所著《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前的中草药经验与知识。
  吴昆(1584):所著《医方考》扼要论述有关方剂之命名、药味组成、方义、功效、适应
证、加减应用、禁忌。是明代著名的方剂学著作。
  马莳(1586):所著《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将《素问》《灵枢》重新分卷加以注
释,也是《灵枢》的最早全注本。
  方有执(1589):所著《伤寒论条辨》将《伤寒论》原文详加考订注释。
  高濂(1591):所著《遵生八笺》为有关养生保健的论述。
  杨继洲(1601):所著《针灸大成》介绍了综合针灸与药物治疗的经验,是明代重要的针
灸专书。
  王肯堂(1602):所著《证治准绳》包括杂病、类方、伤寒、疡疮、幼科、女科共六科诊
治法则,又称《六科准绳》。
  龚云林(1604):所著《小儿推拿秘旨》总结了前人有关小儿按摩疗法及成就,并加入作
者经验。
  龚延贤(1615):所著《寿世保元》述内、外、妇、儿各科病证的诊断及综合疗法。
  陈实功(1617):所著《外科正宗》主张对外科疾病调理脾胃,并对多项手术及癌肿有精
确描述。
  武之望(1620):所著《济阴纲目》以经、带、胎、产诸病分列纲目编撰,便于妇科临证
应用。
  缪希雍(1622):所著《炮炙大法》对学习、研究中药炮制法,及用药注意事项均有重要
参考价值。
  张介宾(1624):所著《类经》根据性质将《内经》原文再分类,并予以注解,很有参考
价值。
  陈司成(1632):所著《霉疮秘录》为较早的梅毒专书。
  张景岳(1640):所著《景岳全书》为有关内科疾病的综合性医籍,包括理论、诊断、治
疗、各家论述评议、经验、方剂等。是论述理论与临症各科诊治的全书。
  施沛 《祖剂》收集明代以前著名方剂,并加以归类 述。对古代方剂学有参考价值。
  吴有性(1642):所著《温疫论》创立“戾气”学说,即现代有关细菌或病毒性传染病学
说,对传染病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李中梓(1667):将所著《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机沙豪》汇刊为《士材三书》。
《内经知要》为《内经》做了精简注释。另著有《药性解》《医宗必读》《伤寒括要》等。

清代 公元1644 - 1911年
喻昌、傅仁宇

祁坤、柯琴

张志聪、汪昂

赵献可、李用粹

张璐、夏鼎

王宏翰、蒋廷锡

尤怡、程钟龄

王维德、吴谦

叶天士、陈复正

张宗良、吴仪洛

徐大椿、赵学敏

唐大列、吴鞠通

高秉钓、钱秀昌

陈修园、傅山

章楠、王清任

郑梅涧、江考卿

周松龄、鲍相璈

吴其浚、王孟英

费伯雄、吴尚先

潘蔚、雷丰

唐宗海、张振鋆、

马培之、朱沛文

郑肖岩

  喻昌(1643):所著《寓意草》刊行,乃喻氏十年医案汇辑,记内科疑难治例六十余则。
后又撰成《医门法律》《尚论篇》《尚论后篇》等医著。其医术医德广为后人赞誉。
  傅仁宇(1644):所著《审视瑶函》记载眼科病证108证,308余方剂,附有插图,又称为
《眼科大全》。
  祁坤(1665):所著《外科大成》记有外科辨证论治要点与常用方剂。
  柯琴(1669):所著《伤寒来苏集》为《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合编本。
  张志聪(1670) 所著《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集注》使《内经》的不少疑难问题得到阐明。
  汪昂(1682):所著《医方集解》一本应用较广的方书。
  赵献可(1687):所著《医贯》强调“命门之火”的重要,提倡温补疗法。
  李用粹:所著《证治汇补》收集了内科杂病的各家论述和经验,共载80余种病症的辨证
论治。
  汪昂(1694):所著《本草备要》为介绍药性专书,书中已明确地指出吸烟的祸害。所著
《汤头歌诀》,为中医方剂学重要入门书。
  张璐:其《张氏医通》为医学丛书,记载古今各科医学知识,还介绍了接种人痘方法。
  夏鼎(1695):所著《幼科铁镜》对儿科的推拿疗法颇为重视,阐述了作者本人的经验与
见解;对于指纹望诊及惊病的各种病证也提出不同的看法。
  王宏翰(1697):所著《古今医史》有关医学史论述。
  蒋廷锡(1723):所著《古今图书集成》,受命于清政府编辑的大型类书,内有《医部全
录》520卷。
  尤怡(1729):其《金匮要略心典》对《金匮要略》进行校正、注释和阐述,说理清楚。
《伤寒贯珠集》将《伤寒论》原条文作适当的连贯与再分类。
  程钟龄(1732):所著《医学心悟》为综合性医书,在医学入门书中很有影响。其中也谈
及医德的具体要求。
  王维德(1740):所著《外科证治全生集》根据家传四代外科经验撰成。
  吴谦(1742):所著《医宗金鉴》受命于清政府修纂之医学丛书。流传颇广,为学习中医
的重要读本。介绍了人痘接种方法,并绘制多类骨伤治疗的用具图。
  叶天士(1746):所著《温热论》为有关温热病理论与经验总结。《临证指南医案》医案
专辑。
  陈复正(1750):所著《幼幼集成》根据前人的儿科论述,结合作者本人40余年经验与体
会写成。
  张宗良(1757):所著《喉科指掌》为喉科专著。
  吴仪洛:所著《本草从新》,对于鉴别药品真伪,药物性味与加工炮制方法均有介绍。
  徐大椿(1759):所著《伤寒类方》将《伤寒论》内113首方剂再次分类与校注。
  赵学敏:其《串雅》广泛收集和整理民间医药经验与知识,突出民间走方医用药优点。
  吴仪洛(1761):所著《成方切用》收方丰富,条理清晰,注释引证详细,对学习方剂及
临床应用很有价值。
  赵学敏(1765):所著《本草纲目拾遗》总结了1802年以前药物学成就,载药921种。
  唐大列(1792):所著《吴医汇讲》为最早的中医杂志。
  吴鞠通(1798):所著《温病条辨》确定了温病学说的研究范畴,及在人体的具体定位。
使温病学说更完整及系统化。
  高秉钓(1805):所著《疡医心得集》书中常从内科角度论述和治疗外科疾病。是清代三
大外科学派中,颇具影响的外科代表作。
  钱秀昌(1808):所著《伤科补要》为骨伤科专辑。
  陈修园(1820):所著《南雅堂医书全集》为医学丛书。
  1822 清统治者 下令在太医院内永远废止针灸科。
  傅山(1827):其《傅青主女科》为后人将傅青主(1607-1684)以及其他医家,有关女科
经验辑录而成。对带下、血崩、种子、妊娠、正产、难产、产后有简要论述。
  章楠(1829):所著《医门棒喝》广泛讨论医学理论、诊法,以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
并附有医案。
  王清任(1830):其《医林改错》根据尸体解剖及临床经验写成,强调解剖学的重要性。
  郑梅涧(1838):所著《重楼玉钥》根据个人的喉科理论与诊治经验整理而成的专辑。
  江考卿(1840):其《江氏伤科方书》为有关金疮、接骨、跌打、损伤等骨科疾病专著。
  1842 :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规定英国人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设置医馆。
西医学开始广泛传入,形成了中西医并存局面。
  周松龄(1843):所著《小儿推拿辑要》对儿科杂病方面,传统按摩疗法的应用。
  1844:中美签订平等的“望厦条约”,规定美国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置医馆及礼拜堂等。
  鲍相璈(1846):所著《验方新编》汇编了当时一些单方、验方及秘方。
  吴其浚(1848):所著《植物名实图考》为药物图谱,共收载植物1714种。《植物名实图
考长编》辑录历代文献中有关中药的资料性著作,共收编植物838种。
  王孟英(1852):所著《温热经纬》是温病学论述汇编,又是温病诊治参考专书。《王氏
医案》医案专辑。全书详述作者对温病、杂病等治疗验案。
  费伯雄(1863):所著《医醇剩义》继承前人基础,总结了一些慢性病经验,并自创许多
方剂。
  吴尚先(1864):所著《理瀹骈文》主张利用外治法通治内、外诸病。作者不但广泛吸取
前人的外治论述,又收集民间外治法经验。
  费伯雄(1865):所著《医方论》强调应根据病情处方,反对滥用某些通用方剂。
  潘蔚(1877):所著《女科要略》系统简要地论述了妇产科常见的证治。
  1881:天津开办“医学馆”,表示中国正式自办西医学教育。
  雷丰(1882):所著《时病论》介绍各种时令病的病因、病理、症状特点、以及辨证立法
的依据。作者又拟定了一些自创的疗法及方药。
  唐宗海(1884):其《中医汇通医书五种》是较早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论著。《血证论》
为有关血证的论述。
  张振鋆(1889):所著《厘正按摩要术》介绍各种按摩手法,附有儿科推拿的取穴及手法
图说。
  马培之(1892):所著《外科传薪集》对外科疮疡诸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朱沛文:所著《华洋脏象约纂》将人体结构、脏腑图像与西医生理解剖知识,以图谱相
互参照,加以论述。
  郑肖岩(1901):所著《鼠疫约编》记载鼠疫预防及治法,并附有医案和验方。《伪药条
辨》分门别类来订修丸散膏丹方书,并考定讹传药品。
 

民国 公元1911 - 1949年 谢 观、恽铁樵

张锡纯、吴炳耀

陈存仁、曹炳章

谢利恒、萧龙友

孔伯华、汪逢春

施今墨、秦伯未

王一仁、章次公

王慎轩、严苍山

  1912年,民国政府汪大燮等卫生官员首次正式提出议案,要求取缔中医学。遭到中医界
强烈反对,各地还组织了“医药救亡请愿团”进行了斗争,使得该议案“难以照准”。
  谢观 (1921):著《中国医学大辞典》共收名词、术语、医家、医着70,000条目。
  恽铁樵(1922):著《群经见智录》,论述各种医学典籍。
  张锡纯(1909-1924):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综合性医书。在辨证论治选药立方上,结
合中西医学理论与医疗实践,理论见解独到。
  恽铁樵(1924):著《伤寒论研究》在中西汇通的观点上,注释、补正、阐发《伤寒论》
原文。
  1925年,民国政府当局禁止把中医课程列入医学教育规程。
  1929年,余云岫提出《废止旧医案》,视中医为巫祝,是占星术和“不科学的玄学”,
要求取缔中医,再次引起全国中医药界反抗,香港、菲律宾、新加坡等海外中医药团体也纷
纷来电请愿。国民政府为了息事宁人,不得不取消废止中医提案。
  1931年,“中央国医馆”成立,致力推动中医科学化思潮。
  吴炳耀(1933):著《针灸纂要》介绍针灸取穴法,附有歌谣、解剖图谱、经穴彩图等。
  陈存仁(1935):著《中国药学大辞典》。
  1936年,民国政府颁布“中医条例”,当中仍充满歧视中医的内容。
  谢利恒(1935):所著《中国医学源流论》为其代表作,纵论历代主要医籍、学派及医学
各科发展史,揭示中医与儒学发展关系,倡言治医者要略涉自然、社会诸科学。曾主编《中
国医学大辞典》,在中医界影响深远。另著有《中国医话》《中国药话》《澄斋医案》《澄
斋杂著》等书,均已刊行。
  曹炳章:著《中国医学大成》,辑录魏晋至明清历代重要医著及少数日本医家著作。
  四大名医“萧孔汪施”:孔伯华、萧龙友、汪逢春、施今墨。

当代 公元1949 ──

事迹暂选列至2009年
王玉川、王绵之

方和谦、邓铁涛

朱良春、任继学

苏荣扎布(蒙族)

李玉奇、李济仁

李振华、李辅仁

吴咸中、何 任

张 琪、张灿玾

张学文、张镜人

陆广莘、周仲瑛

贺普仁、班秀文

徐景藩、郭子光

唐由之、程莘农

强巴赤列(藏族)

裘沛然、路志正

颜正华、颜德馨

  195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召开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确定“中西医结合方
式”的卫生行政方针。毛泽东为这次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工作人员,组成
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1954年毛泽东批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
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
就会绝版。”又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
  1955年12月,成立中国中医研究院,第一任院长鲁之俊。
  1956年,中医学院相继在成都、上海、北京及广州等成立。同年举办了西医离职学习中
医班。
  1958年,毛泽东为中医药题词:“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宝库,应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62年,卫生部高等中医院校统编的第一版中医教材正式出版。
  1964年,第二版中医教材出版。
  1980年,卫生部制定“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方案。
中医出版社成立。
  1982年,《宪法》写入“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
  1985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
  1986年,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成立。
  1987年,世界针灸学联合会在北京成立。
  1991年,将“中西医并重”作为新时期卫生工作总方针之一。
  2005年,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向文化部报送了《中医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草案》。
  2006年,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医药作为第九大类共九个项目列
入名录。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明确指出要“中西医并重”、“扶植中医药和民族医
药事业发展”,在法律上和政策角度赋予中医合法的地位。
  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及《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
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高度重视,对中
医药予以重点支持。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有关部委编制完
成了《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出到2011年,总投资133.2亿元,重点建设16家
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和改善320所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的基础条件。
  三十位国医大师:2009年6月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在京召开国医大师表彰暨座
谈会,对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首届评选出的30位“国医大师”进行表彰,以弘扬大医精诚
的医德医风,推动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与创新,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加强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子夜星网站制作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