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医疗卫生 >> 每天八杯水?吃糖致多动?统统不靠谱

  
  
        

  

每天八杯水?吃糖致多动?统统不靠谱

 

来源网络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辑

  

  每天,我们都被大量健康建议轰炸着,“每天要喝八杯水有助健康”、“补充抗氧化剂可以延年益寿”……但实际上,它们中的很多条并没有严格的科学依据。日前,美国《新科学家》邀请一批健康专家解密了一批流传甚广的健康神话。

  

 
  健康神话1:抗氧化剂延年益寿?

  市面上从营养剂到美容品,“抗氧化”的概念深入人心,那么所谓的抗氧化剂是否真有延年益寿、时光倒转的神奇功效呢?

  这似乎挺显而易见:当细胞代谢掉我们吃下的食物,产生了到处肆虐的坏分子——自由基,经年累月地,就带来各种退行性疾病。幸运的是,有许多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学物质可以消除自由基。此外,食用富含抗氧化物的蔬菜似乎也能降低罹患衰退性疾病的风险。所以,这个逻辑自然推导出“服用含有抗氧化物的药品一定也有助于延缓这些疾病”的说法。

  这其实是一些科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时超前提出的观念。诺奖得主、化学家莱纳斯·鲍林未经验证就狂热地推荐大量服用维生素,公众欣然践行,于是一门全新的工业陡然兴起以满足人们对大量维生素的需求。

  此后,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畅销补剂的严格试验渐次有了结果,包括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C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尽管这些物质在体外实验中确实表现出抗氧化性,服用相关的药品却并没有什么益处。

  正相反,一些研究表明,它们甚至是有害的。2007年,一份覆盖23万人的近70个实验的综述报告中总结道,抗氧化物补品不但不能延长生命周期,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补剂事实上似乎提高了死亡率(见美国医学协会期刊,第297期)。

  这是为什么呢?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生物化学家贝烈炜教授解释,这也许是因为大量自由基警示了细胞,提升了人体自身的抗氧化抵御能力。他认为这种内在的防御机能远比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抗氧化物有效得多。所以,服用补品可能是在钝化我们一流的防御机制,而用次品取而代之(见《营养评论》第70期)。

  贝烈炜趋向认为少量的自由基对人体也是有益的。

  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那么蔬菜的好处就和抗氧化没什么关系了。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蔬菜的好处就在于它们有小毒——这种微小的毒性可能会激活人体的保护机制,以抵御疾病。

  不过在我们说了这么多的同时,抗氧化剂的神话仍在继续,因为似乎没人能接受抗氧化补剂无益的观点。

  健康神话2:每天8杯水有助健康?

  这是个尚未终结的神话:几乎每个人都认为他们喝水不够,但是我们所信奉的“每天8杯水”却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没人知道“每天8杯水”的说法是从哪儿来的。有人指责这是瓶装水公司的宣传,可是很多医生和医疗机构也提倡了几十年。这个说法的来源可能是1945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曾建议成人每食用1卡路里的食物应该饮用1毫升水,也就意味着成年男性每日应饮用2.5升水,而女性则需要2升。

  根据1984年《口渴》一书的作者、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营养学研究员芭芭拉·罗尔斯的说法,这个量基本符合正常温度下生活中不怎么运动的人的每日所需。而8杯8盎司容量水杯的水量就是1.9升,这也就是美国的“8×8健康定律”。

  但是如同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当时指出、而大多数人又没意识到的是:我们已经从食物中摄取了大量的水。食物中含有水且食物本身也可以在化学作用下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更多的水。所以如果你不是那种大量出汗的人,每天只需一升水就足够了。而1.2升水也就是英国国民健康服务推荐的8杯150毫升容量水杯的水量。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莱巴嫩城达特茅斯医学院的肾脏专家海因茨·瓦尔廷则认为,任何关于几杯水的讨论都带有误导,因为没必要喝纯水,茶或咖啡都可以提供我们所需的水。

  但是,根据“每天8杯水”的神话,含咖啡因的饮料不算数,因为他们有利尿作用,会使身体流失更多的水。不过,这不是真实的!2000年的一项针对健康成年人的对比研究发现,从水中和从含咖啡因饮料中摄取的水分没什么区别,甚至一两杯度数不高的酒都能给你提供水分。

  亲水派回应说纯水比其他饮品都好。这个说法目前还有争议。有激进的观点认为如果你是健康的人,那么喝足够的茶、牛奶、果汁或者其他都无妨。

  其实,“每天8杯水”神话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我们强迫自己喝水,它的理由是当我们感觉到渴时,我们已经严重缺水了。事实也不是这样。罗尔斯在30年前就证实了在身体严重缺水很久前就会发出口渴信号——血液浓度上升2%之内我们就会想喝水,而血液浓度实际要上升5%以上才会被认为是缺水。

  因此,放松心情,并且相信自己的身体。如果不想喝水就不要强迫自己,因为那也会很危险。

  健康神话3:吃糖导致儿童多动?

  多年来,糖果一直顶着“多动燃料”的恶名,但不少研究表明,这个罪名对它来说或许有点冤枉,实际上,它的作用很可能恰恰相反。

  家长们都曾见过这般场景:当你给孩子们发糖时,他们会变得兴奋无比。尽管很多父母无法相信,但吃糖的确不会导致多动症。

  1996年,研究者曾做过一个实验,将糖果和安慰剂随机发给12名受试者。结果无法证明:糖会使人变得多动。即便对于多动症儿童,或者那些被父母认为对糖敏感的孩子,也是如此(见于《饮食科学与营养》第36期)。

  事实上,曾有实验还证明了:所谓糖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来自于家长的意识。研究者把家长和他们5到7岁的孩子分别分成两组。告知一组家长,他们的孩子拿到了很多糖;告知另一组家长,他们的孩子拿到的是安慰剂。实际上,两组孩子们得到的都是无糖食物。随后,当家长再度见到孩子时,那些得知孩子拿到糖的家长,会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孩子变得多动了。(见于《非正常儿童心理研究》第22期)

  综上所述,糖对孩子的大脑并没有影响。英国斯旺西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本顿研究发现,9到11岁的学龄儿童在饮用葡萄糖饮料后的半个小时左右,具有更好的专注力,并且在记忆测验中能获得更高的分数(见于《生物心理学》第78期)。糖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这恰恰与其导致多动的说法相反。

  不过,也不要让你的孩子过度依赖饮料。实验表明,含糖饮料只能在短时间内增强人的专注力。无糖食物更能促进人体向大脑源源不断的提供葡萄糖。

  因此,家长们所误认为的多动症,不过是吃了糖的孩子正“专注”于开心罢了。来自澳大利亚斯文伯恩大学的安德鲁·肖利专门研究葡萄糖与认知提高,他表示“任何的能量供给都是用来提高消耗的。”

  健康神话4:身体可以,也应该“去毒”?

  喝所谓的“排毒饮料”、采取严格的节食或禁食计划,不一定能帮你排毒,相反可能让你“中毒”更深。

  我们居住的世界充满着病毒。此时的你,阅读时正吸入含铅的空气。下一顿食物里也含有天然毒物,杀虫剂和污染物。由此可见,人体可真就是那些可疑化学物质的垃圾坑。最近的《美国国家报告》在关于“人体面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课题中发现,在美国人的血液及尿液中含有几十种潜在相关的不良物质。这其中包括重金属、二恶英、多氯联苯及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

  问题是,我们能做些什么?根据现今流行的理论,我们应该“排毒”以去除身体里的毒素,严格服从这些建议将毫无副作用。但,这些排毒计划真管用么?排毒真的有益么?

  首先,我们一直是靠着我们的肺、肾脏及消化系统排毒的。我们摄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历经数小时或被分解,或排出体外。

  然而有些物质,特别像是二恶英和多氯联苯,这些可溶于油脂的物质则需用上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排出。若摄取的过多,身体不能及时消耗,身体里的有害成分就会增多。许多排毒计划提倡在一段时间内不吃固体食物,只摄取流质的东西。但实际上,这对于常年积累在身体里的有害物质没什么威胁。“一些物质若能在6到10年内毫不摄入,才能排掉存在于脂肪组织里一半的毒素”,伦敦布鲁奈尔大学毒理专家安德里亚斯·科特坎普如是说。“但不幸的是,因为不能做到零摄入,所以根本实现不了。”

  此外,节食或禁食不会使可溶油脂物质排出体外,反而会进入血液。一项研究表明,当人体快速减重以后,血液里有机氯和杀虫剂的含量将迅速上升25%到50%(《肥胖症外科学》第16期,第1145页)。通过在动物身上的实验显示,这加剧了化合物在类似肌肉和大脑这样组织里的含量。相较于对脂肪组织的影响,这样产生很大危害。

  加拿大渥太华儿童医院研究机构的环境健康研究员玛格丽特·希尔斯表示,排毒专家正在试图避免因快速、大量摄入化学物质而产生的问题。“这些化学物质正如内分泌破坏者般产生有害影响,会反常地影响精力水平和食欲,可能导致体重如溜溜球般忽上忽下。”另外,没有人能保证那些从脂肪中释放出的化学物质会真正排出体外——它们中的一些最终会储存在身体里。

  人体可以快速排出的化学物质,像是邻苯二甲酸盐,短期的禁食将减少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虽然还不清楚这对身体是否有益。科特坎普表示,一旦重新开始吃东西,这些化学物质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希尔斯推荐了一种称为“终身排毒”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要求我们尽可能吃得健康些,并且不论在家还是工作的场所都尽可能避免含有化学物质的东西。尽管这个方法比较有用,但是科特坎普并不信服。他表示,“监管手段实施降低了化学物质的摄入,从而起到一定作用,但个人的回避策略对于解决问题却是杯水车薪。”

  据此,有科学家建议人们大量减少摄入尼古丁和酒等有毒化学物质。

  另外,产奶被认为将有助于排毒,它主要能够加速那些可溶于脂肪的有毒化学物质排出,并已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见《油脂》第36期)。现有催乳技术已经可以帮助女性(对于男性也可行)在不生育的情况下分泌乳汁。不过,目前这一方法仍不成熟。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