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毛泽东专题 >> 毛泽东与华侨领袖陈嘉庚

 



毛泽东与华侨领袖陈嘉庚
  
  
文/高士振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辑

 

  延安晤面1937年,国内全面抗战开始之后,海外华侨掀起了支援祖国抗战的爱国热潮。陈嘉庚先生领导组织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动员南洋华侨踊跃捐款,购买救国公债,选送华侨司机回国,在滇缅公路运输抗战物资,为祖国的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这样,陈嘉庚却因“对战争状况、民众生活多不详知”,又“未尝举派代表回国慰劳忠勇抗战之将士及遭受痛苦之民众”而感到“义有未尽”,于是,他于1939年冬发起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南洋各地华侨筹赈机关热烈响应,派出代表组成慰劳团,共50余人。


  为使慰劳团能尽南洋华侨代表之责,陈嘉庚不辞辛劳,毅然率团回国

  慰劳团在重庆慰劳考察期间,中共领导叶剑英、林伯渠、董必武和邓颖超曾到陈嘉庚寓所拜访,并在中共驻渝办事处举行欢迎茶会。在茶会上,陈嘉庚介绍了南洋华侨总会成立及其任务之后说,华侨热爱祖国,支援抗战。若发生内战,将为亲者痛,仇者快,华侨将会大失所望。万望两党以救亡为前提,国家幸甚,民族幸甚。会后,陈嘉庚询问:“若往延安,交通是否方便,行程如何?”叶剑英一一奉告,并说,到西安后可到八路军办事处联系,一切方便。事隔两天,陈嘉庚便接到毛泽东来电,邀他前往延安会晤。

  半个月后,慰劳团于1940年5月1日分三个团前往各地。陈嘉庚到成都时,正值蒋介石也在成都。蒋介石设宴招待陈嘉庚,席间,蒋问:“陈先生到成都后,是否他往?”陈嘉庚答:“兰州、西安。”蒋又问:“尚往别处否?”陈嘉庚知其意,即答:“延安如交通方便,也要去。”蒋介石听后,竟破口大骂起共产党来。陈嘉庚视其声色俱厉,便答:“我受华侨委托,回国慰劳考察,只要交通无阻,我不能不亲自前往,以尽职责。俾回南洋方可如实向华侨报告。”蒋介石对陈嘉庚的答复颇为不满,但又无可奈何。只说:“要去亦可,但勿受欺骗。”

  6月20日,陈嘉庚自延安经山西、洛阳、汉中,回到成都。他兴致勃勃地向已返成都的第一团讲述在延安的所见所闻,特别是和毛主席的几次会见。


  陈嘉庚到延安的第二天,毛泽东在办公室兼住所的窑洞里会见了他

  陈嘉庚曾这样描述当时会见的情景:“下午4点,余与侯君乘车赴毛主席之约,到时毛君已在门外迎接。其住居与办事所亦是山洞,大小与余寓略同。屋内十余只木椅,大小高下不一,写字桌比学生桌较大,系旧式乡村民用家私,盖甚简单也。毛君形容相貌,与日报所载无殊,唯头发颇长,据言多病,已两月未剪去,或系住洞内寒冷所致。余言:‘何不另建住屋,敌机如来可进洞内。’答:‘亦有此打算。’又言他办公事多在夜间,鸡鸣后始睡,故日间须下午乃起床。余云:‘何不改日工作,身体或健康。’答:‘十多年如是,已成习惯。’……”

  陈嘉庚当时对中共进行反摩擦斗争不理解,他认为在国共两党关系的问题上,共产党应多做让步,要以团结求团结。毛泽东耐心地向他解释:因为国民党中的顽固派企图消灭我们,他们日思夜想的是扫除共产党这个障碍,以便毫无顾忌地投降日寇。所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对他们政治上、军事上的进攻给予适当的还击,才能使他们承认进步势力及各抗日党派、团体的地位,不敢轻易同敌人妥协,不敢轻易发动全面内战。我们的政策是以斗争求团结。若以团结求团结,不但团结搞不成,进步势力会横遭摧残,统一战线也必将破裂,全国将重新陷入内战之中,还会亡党亡国。毛泽东还说,我们承认国民党是第一大党,拥护蒋委员长是全国抗战的领袖,拥护中央政府的领导。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三民主义,组织基础就是国共两党,二者失去了任何一方,统一战线都不能设想。因此,我们的总方针是团结,但只有在进步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真正的团结。谈话后,毛泽东又请陈嘉庚等人吃了晚饭,晚上朱德、王明一起陪同陈参加文艺晚会。

  陈嘉庚是个讲究实际的人。他一到延安,就十分注意观察共产党领袖们的日常生活,他不但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一天,毛泽东宴请陈嘉庚吃晚饭,桌上只有白菜、咸萝卜干,外加一碗鸡汤。毛泽东说:“我没有钱买鸡,这只鸡是邻居老大娘知道我有远客,特地送来的,母鸡正下蛋,他儿子生病还舍不得杀呀!”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办公室的摆设也十分简单:一张陈旧的办公桌、几个长短高低不等的木头凳子,墙壁上挂一张作战地图。所有这些,陈嘉庚看在眼里,记在心间。

  后来,毛泽东又几次来到陈嘉庚先生的住所,与他交谈,或同午饭,或同晚餐。在交谈中,陈嘉庚一再表明海外华侨希望国共两党加强团结、一致对外的意愿。毛泽东向他讲述了共产党团结抗日的诚意。并请陈嘉庚将此意转达蒋介石。毛泽东还表示将不负海外侨众的厚望,希望陈嘉庚先生回南洋后,向海外侨胞据实报告在延的见闻,陈嘉庚一一答应。

  有一件事给陈嘉庚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6月4日下午,毛泽东到交际处与陈嘉庚谈到晚上10时左右。刚告辞出了陈先生的门,又进了住在隔壁的随慰劳团而来的国民党官员寿家骏的房间,陈嘉庚以为毛泽东很快就会出来,想送别他。于是在门外等着,等了一阵不见毛泽东出来,就回到屋内,过一段时间再出门看看,看了两三次,总只见主席的警卫站在寿家骏的门前,他只得回屋睡觉了。第二天才知道主席与寿家骏谈到深夜才回去。共产党的毛泽东与国民党的一个科长谈这样长的时间,这种诚恳谦虚的态度,使陈嘉庚大为感慨。

  陈嘉庚把在延安观察到的和国民党统治区相比较,就越来越觉得延安是中国的希望所在。他感慨地说:“我未往延安时,对中国的前途甚为悲观,以为中国的救星尚未出世,或还在学校读书,其实此人已经四五十岁了,而且做了很多大事了,此人现在延安,他就是毛主席。”


  互信互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进逼南洋,不久在马来亚登陆,新加坡危在旦夕。在这危急关头,陈嘉庚组织成立了“新加坡华侨抗敌后援会”,领导华侨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敌救援活动。直到日军占领新加坡前夕,他才避难印度尼西亚。抗战胜利后,陈嘉庚从避难地返回新加坡,为庆贺他安全脱险,在重庆的集美校友会、厦大校友会、福建同乡会和闽台建设协进会等10个团体,举行了有500多位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的“陈嘉庚安全庆祝大会”。大会由邵力子先生主持,郭沫若、黄炎培、柳亚子、陶行知、沈钧儒等都到会了。毛泽东也送来了祝贺的条幅,高度评价陈嘉庚先生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当蒋介石磨刀霍霍,妄图挑起内战消灭共产党的时候,毛泽东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安危,决定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陈嘉庚听说以后,担心蒋介石加害于毛泽东,便拍电报劝毛不要前往。后来,陈嘉庚又针对当时国内外进步人士要求国民党“还政于民”的呼声,给香港《华商报》题词:还政于民,谋皮于虎。蜀道崎岖,忧心如捣。提醒人们对蒋介石不要抱幻想,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毛泽东的敬重,和对毛泽东安全的焦虑。

  陈嘉庚回到新加坡后曾对中华总商会及各社团同仁讲:“世上有三种话,即漂亮话,敷衍话,老实话。漂亮话我未有学习,敷衍话难免使到会诸君失望,老实话恐有一部分人不喜听。我前年回国考察,与此次回国观光,无论在国内外讲话,均凭见闻事实与良心而言,故前次南返报告延安政治良好,毛主席诚恳虚怀,终必胜利;蒋介石狡诈无信,政治腐化,终必失败。日本败降初时,侨众咸庆升平,我则谓内战决难避免……初时多数人不信,盖其时蒋毛势力悬殊,莫怪其然。今日我所言亦必有人不信。然信否由彼,与我毫无关系。惟诸君诚意惠临,我不能以漂亮敷衍之话报答,幸祈原谅。”表现了陈嘉庚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信赖,也表现出他对国内形势的远见卓识。


  共商国是

  1949年1月20日,毛泽东给陈嘉庚发去电报,邀请他回国参加即将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国是。电文说:“陈嘉庚先生:中国人民解放斗争日益接近胜利,需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团结全国人民及海外侨胞力量,完成中国人民独立解放事业。为此亟待各民主党派及各界领袖共同商讨。先生南侨盛望,众望所归,谨请命驾北来,参加会议。肃电欢迎,并祈赐复。”

  陈嘉庚接电后,异常兴奋,当即复电:“革命大功将告完成,昌胜兴奋,严寒后决回国敬贺……”

  陈嘉庚于6月4日来到北平,7日,周恩来副主席亲自接他到西山同毛泽东主席晤谈。会见时,朱德总司令和刘少奇同志也在座。延安一别,转眼9年过去了,故人重逢,彼此都感到分外亲切。当时,国民党大势已去,全中国解放在即,也许是因为时局的发展证实了自己延安之行后的预见,陈嘉庚显得很激动。相互问候饮食起居之后,陈嘉庚即对解放大军胜利过江,南京、上海相继解放表示祝贺,谈自己在北上途中得悉这些消息时的心情,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接着,他向毛泽东介绍了南洋华侨的情况,并对家乡福建何时能解放表示关切,希望中央派得力的文才武将去管理福建。当毛泽东答复已决定派张鼎丞、叶飞前往时,陈嘉庚很高兴。6月15日,陈嘉庚作为海外1000万侨胞的首席代表,出席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并于9月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和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


  毛泽东对陈嘉庚安全关心备至

  陈嘉庚对毛泽东有过这样的评价:“就毛主席而言,文武才干,英明智慧,不但为我国历史所未有,亦为世界所仅见。”
  1950年,陈嘉庚回国定居。他把全部财产贡献出来,用以建设厦门大学新校舍和集美学村。

  陈嘉庚回国定居后,毛泽东对他的生活起居、生命安全非常关心。1952年2月26日,毛泽东看到新华社福建分社给总社的一份电报上说:“美蒋特务最近计划谋害陈嘉庚以嫁祸于我,破坏五反运动。”他马上在电报上批示:“周总理:请指示福建当局加强对陈嘉庚的保卫工作,或劝陈来京。如何,请酌处。”由于对陈嘉庚的安全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性措施,使陈嘉庚得以幸免美蒋特务的暗害。

  4月,集美解放纪念碑正在兴建,陈嘉庚想请毛泽东为纪念碑题字,于是致书毛泽东。5月16日毛泽东复信:

  陈委员:

  惠书早已收到,迟复为歉!遵嘱写了集美解放纪念碑七字未知合用否?先生近日身体如何,时以为念!

  顺致敬意

  毛泽东 一九五二年五月十六日


  与信同时,寄上了亲笔题字。这块纪念碑,作为人民领袖同爱国侨胞亲密交往的又一见证,屹立在陈嘉庚先生长眠的大地上。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