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频道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注 ◇

 

  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有效地控制各个地
域,通常在其所辖的领土范围内按照自然地理的条件、政治经济的状况、民族和人口的分布、历史的传
统以及军事的需要,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级次的若干行政区,这种划分叫做行政区划。世界各国的行政区
划的级次和名称是互不相同的。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现阶段的行政区划主要是,
在中央政府之下实行省、县两级制;美国主要是州(Prefecture)、县(County)或市(City);苏联主要是
州(ОбласТъ)、区(PaЙОH); 法国主要是省(Province)、区或县(District);英国的主要是郡
(Shire)、县(County)。 即使在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的级次和名称也不是一定相同的,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沿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有着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所以行政区划的历史也十
分悠久。从春秋初期,公元前688年开始置县,中国的行政区划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且两千多
年来不断发展,从未间断。据笔者目前掌握的材料,可以说中国的行政区划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也是
保存最完整的行政区划。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
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第一节 萌芽时期
 

  这个时期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 3世纪,即从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开始,
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为止。

  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在原始社会,人们按氏族、部落进行生产和生活,根本
不需要行政区划,也没有地域区划的概念,正如《礼记·礼运》篇所述,那时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
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逐步出现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形成了国家。统治阶级为维
护其统治地位,有效地控制被统治阶级,需要实行分区分级管理,于是产生了形成各种各样行政区划的
可能性。但是,并不是产生国家的同时也必然出现行政区划。一些同志认为:夏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单
位,是在原始公社部落基础上形成的‘小邦’或‘方国’”“商代的行政区划采用分封制的形式”,是
不对的。夏、商两代和西周,都还没有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当时也不可能对整个国家进行全面的行政
区划,无论是“方国”,还是“诸侯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与夏、商、周王朝之间都只是松散
的臣属关系。春秋以后,县、郡的出现才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


一、传说中的州服制

  在本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夏、商、西周王朝存在着“十二州”、“九州”、“五服”等行政区
划。最典型的如《汉书·地理志序》所云:“昔在黄帝,……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尧遭洪水,怀
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即说黄帝时已有
州制,尧因洪水之灾,分中国为十二州,禹治水后更改为九州,以后又把中国分为五服。实际上,所谓
夏、商、周代的“十二州”、“九州”、“五服”之说都仅是种种传说而已。

  1.“十二州”说

  它是传说中的尧舜氏族社会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起于《尚书·尧典》的“肇十有二州”。西汉学
者谷永(前?—前4年)最先把“肇十有二州”解释为“尧遭洪水,天下分绝十二州”。(4)东汉史学家班
固(32—92年)撰《汉书》即从其说。他们认为这“十二州”是尧舜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而且在禹设置
“九州”之前。可是,东汉马融(79—166年)认为“十二州” 产生于禹治水之后,它是由当时氏族首领
舜在禹置“九州”的基础上,增置幽、并、营三州而成。后世的释经家多从马融之说。 自顾颉刚(1893
—1980年)在20世纪30年代以确凿证据考证《尚书·尧典》乃汉人之作,“十二州”说是汉人影射汉武帝
所置刺史部十三州而起,马氏所叙的十二州名只是调和了《禹贡》、《尔雅》、《职方》“九州”之名
的矛盾而形成的混合物。现代的秦汉史和先秦史学者都从顾氏之说,否定了“十二州”说是尧舜时代行
政区划制度的观点。

  2.“九州”说

  它是传说中大禹时代的中原地区的行政区划制度,起于春秋、战国时代。在西汉以前,都认为“九
州” 系禹治水后划分的,但具体的说法各书所载互不相同,大致有四种说法:
  (1)《尚书·禹贡》记载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2)《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幽州,无梁州;
  (3)《周礼·职方》有幽州、并州,无梁州、徐州;
  (4)《尔雅·释地》有幽州、并州、营州,无梁州、青州、徐州。
  各地所载各州的地域亦不尽相同,如泰山以北、以东地区在《禹贡》中属于青州,在《职方》中属
于幽州;《职方》中的青州相当于《禹贡》中徐州的大部分和豫州的一部分。

  这些“九州”说,实际上是春秋、战国时期学者对当时所知周朝领土所做的地理区域的划分,并不
是某个朝代的行政区划。然而在历史上把它们长期地误认为是行政区划。在西汉以前,误认为《禹贡》
是大禹治水后所划分的九州,代表夏朝的行政区划制度;《汉书·地理志》最先把《周礼·职方》中的
九州误称为代表周朝的行政区划制度;三国时期魏人孙炎在注释《尔雅》时,又把《尔雅·释地》中的
九州牵强附会地解释为代表商朝的行政区划制度。以后的,经学家进一步推而广之,把“九州”误称为
夏、商、周三代的行政区划制度。

  3.畿服说

  它最初见于《国语·周语》。《周语》曰:“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
要服,戎狄荒服。”即说周王实行“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的五服制度。
《尚书·禹贡》中也说了五服,只是用“绥服”替代了《周语》中的“宾服”;并认为,每服皆有一定
的范围,都为五百里。《周礼·夏官·职方氏》更将“五服”扩展为“九服”:“侯服”、“甸服”、
“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在《周礼·夏官·大司
马》中,则把“服”改称为“畿”,认为有: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畿。以上叙述的
“五服”、“九服”、“九畿”等记载,都是后人杜撰的先秦时代的行政区划,事实上它们只是战国时
代或稍后人们地理视野不断开阔的反映。


二、县、郡的起源

  前面已述,商、周王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即“封邦建国”,各个领主在自己的封国内独立为君主,
整个商、周王朝无所谓任何行政区划。但是,到了春秋时期,周室衰微,一些诸侯国逐渐强大,开始发
展中央集权制度。他们在新开拓的疆土上不再进行分封,而由君主直接统治,为了便于统治,开始萌生
了县、郡等行政区划的单位。

  1.县的出现

  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带有国防作用。据现有
文献记载,最早设县的是西方大国秦。《史记·秦本纪》曰: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
之”;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初县杜、郑”。就是说在春秋初,秦武公在新开拓的疆域首先设立邦县
(今甘肃天水市)、冀县(今甘肃甘谷县),第二年又设置杜县(今陕西杜陵县)、郑县(今陕西华县)。接着,
楚、晋等国亦置县。《左传》载哀公十七年(前478年),子穀曰:楚文王“实县申、息”;《左传》载僖
公三十三年(前627年),晋襄公以先茅之县赏胥臣。楚文王在位是前689至前672年,晋襄公在位是前627至
前621年。可见,在春秋前期即前7世纪,秦、楚、晋等大国已先后在新兼并的土地上置县。在古文中,
“县”是古“悬”字。因这些新拓的疆域,远离诸侯国的国都,悬于诸侯的采邑之外而命名。

  春秋后期,各诸侯国普遍置县,且从边远之地发展到内地。据《左传》记载,宣公十一年(前598年)
楚子“伐陈,……县陈”;第二年楚伐郑(国),郑伯对楚子说,“使改事君,夷于九县”(如果让郑国奉
事君王,等同于楚国诸县);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晋侯以瓜衍之县赏士伯;成公六年(前585年),“败楚
之二县”;襄公二十六年(前547年),“晋人将与之县,以比叔向”;昭公三年(前539年),“晋之别县
(把一县划分为二)不惟州”;昭公五年“韩赋七邑,皆成县也”,“因其十家九县……,其余四十县”;
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晋吞灭祁氏、羊舌氏,“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吴
国,当时也已在今江苏镇江市设置朱方县。正如顾炎武在《日知录·郡县条》所述:“春秋之世,灭人
之国者,固以为县矣。”

  战国时期,县已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不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县与以后的县并不完全相
同:一是保留着分封制的残痕,如君主可以把县赐给臣子,县尹可以世袭等;二是县的规模相差悬殊,
大的如秦楚灭了一国置一县,甚至灭了陈、蔡这样的中等国家以后也以一国置一县,小的如齐国的县,
大致是一乡置一县。当然,那时最多的还是以一邑之地置一县。

  2.郡的出现

  现在看到的最早的关于郡的记载,见于《国语·晋语》。晋国公子夷吾对秦公子挚讲,“君实有郡
县”。意思是说,晋国犹如秦国的郡县。这是鲁僖公九年(前651年)的事,说明秦国在公元前651年即
春秋前期已置有“郡”,所以一些书说,“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战国时期开始出
现郡”,都是不确切的。据《左传》记载,鲁哀公二年(前493年)赵简子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
下大夫受郡。”以上是春秋时代仅见的“郡”名两例,表明当时郡名还很少见。当初主要为满足军事防
卫之需要,各诸侯国开始在边远地区置郡,由国君的重臣率军驻守。

  战国时代,郡的设置增多。 《史记·秦本纪》记载,惠文王十年(前328年)“魏纳上郡十五县”;
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史记·樗里子甘茂传》记载,
秦武王三年(前308年)甘茂对秦王说:“宜阳,大县也,……名曰县,其实郡也。”《史记·春申君传》
楚考烈王十六年(前247年),春申君对楚王说:“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 《史记·匈奴
传》说,“魏有河西、上郡”,“秦有陇西、北地、上郡”,赵“置云中、雁门、代郡”,燕“置上谷、
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可见,战国时各国已普遍置郡,且多置于各国的边远地区。

  3.县和郡的关系

  郡、县均出现在春秋前期,但是设郡晚于设县,而且在春秋时代郡的地位低于县,所以才有赵简子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之语。这并不是县大郡小的缘故,因为那时县的大小悬殊,且在春秋时代
郡的大小至今难以详考。主要是由于郡置于边远荒僻之处,地广人稀,经济开发程度低于县,不如县那
么富裕。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遍地烽火,边地和内地、荒僻地区和富庶地区的差异缩小,而且几个强国不
断向外拓展,所以边郡日益增大,地位不断提高。边地郡大,逐步地在郡下分置数县;内地事多,在数
县之上逐步地置郡统辖,渐渐地形成都统县的两级行政区划。“魏纳上郡十五县”,春申君报请楚王在
淮北12县置郡,“宜阳、大县也,……名曰县,其实郡也”等,都是确凿的证据。看来,郡统县制的形
成不会晚于战国中期。战国后期,郡县制在各国已经较为普遍地实行。可是,在整个战国时代郡县制始
终是分封制的附庸,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郡县制才正式成为全国划一的行政区划。

  综上所述,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不存在行政区划的制度,所谓“十二州”、“九州”、“五
服”、“九畿”并不是当时的行政区划,而是战国时期和以后的一些学者的设想。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
是郡县制,它萌生于春秋,演进于战国,正式确立于秦代。



第二节 郡县制时期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确立郡县制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到魏晋时期实施州制行政区划制度,
郡县制经历了秦、汉四百多年。


一、郡县制的确立

  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吞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
高度中央集权的大帝国。秦始皇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汉书·地理志》),因此采纳廷
尉李斯的建议,“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汉书·地理志》),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中央集
权制,是年即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把郡县行政区划制度推行到全国。这是郡县制在中国确定的标志,也
是中国和世界行政区划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1.秦郡

  《汉书·地理志》云:“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内史为秦国都所辖的地区,当时唯
有它不称为郡。始皇二十六年置三十六郡,其后陆续有增置,最后秦郡究竟有多少?当年所置的三十六
郡,是否包括内史?对此,前人有多种说法,直至今天仍有分歧。现按较多学者认可的全祖望在《汉书
地理志稽疑》中的考据,摘录秦郡如下:

  内史,领京畿诸县,不在三十六郡内。
  陇西、北地、上郡、汉中、蜀郡、巴郡、邯郸、巨鹿、太原、上党、雁门、代郡、云中、河东、东
郡、砀郡、三川、颖川、南郡、黔中、南阳、长沙、楚郡、九江、泗水、薛郡、东海、会稽、齐郡、琅
邪、广阳、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以上为始皇二十六年所置36郡。

  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为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南平百越后置设。

  九原,始皇置。始皇三十三年,蒙恬北伐匈奴,收回河西四十余县(今河套一带),置九原郡,当
不在始皇二十六年所建36郡内。但具体置郡时间至今未见有力证据。

  闽中郡,始皇置,不知具体置年。但从地理位置而言,当在始皇三十三年南平百越后所建。

  《汉书·地理志》所云三十六郡中,少楚郡、黔中(两郡见于《史记》)、东海(见于《水经注》)、
广阳(见于《汉书·地理志》本注),而多南海、九原、桂林、象郡。这就给秦郡的历史分歧,留下了根
子。事实上,始皇统一中国时分设36郡中,没有南海、九原、桂林和象郡,当时南海等郡地还未纳入秦
王朝的版图。所以,《汉书·地理志》载始皇二十六年所建三十六郡中所缺四郡,应按《史记》等书补
充楚郡等四郡。

  以上共为四十二郡(包括内史)。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认为秦王朝共有四十七郡。

  2.秦县

  各郡所辖的县,据严耕望考证如下:内史约含四十县;北部云中、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
平、辽西和辽东八郡,以及西北部九原、上郡、北地和陇西四郡,每郡平均辖十五、六县,共近两百个
县;内地各郡及南方诸郡近三十郡,每郡各辖二十五县,共约七百县左右。因此,严氏认为“秦县的总
数当在九百以上至一千有余,约言之当在一千县左右也”。

  秦王朝的郡、县划分,不仅注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不平衡性,而且较充分地考虑了自然条
件,使行政区尽可能地与自然地理单元相吻合。如珠江三角洲设南海郡,太原盆地置太原郡,南阳盆地
置南阳郡,渭河平原置内史等。秦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在黄河流域,该地域经济较发展、人口较
稠密,因此设的郡多,共有三十郡或三十郡以上,数郡相当于现在的一省;淮河——秦岭以南地区,当
时多草茅之地,人口稀少,因而仅置十一个郡或稍多些,一郡多相当于现在的一省。如会稽郡相当于今
浙江省,桂林郡相当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九江郡相当于今江西省等。


二、郡县制的发展

  汉初,刘邦鉴于秦王朝孤立而亡的教训,广建王侯。 先封“异姓七国”(韩、赵、楚、淮南、燕、
长沙、梁),继而在消灭异姓六国(长沙除外)的过程中建立“同姓九国”(楚、荆、代、齐、赵、梁、淮
阳、淮南、燕),实行了郡、国并存制。

  1.汉郡国

  汉初的王国,不但统率侯国或数县,而且常常兼数郡之地,严重地威胁和阻碍了中央的统治权。据
《汉书·地理志》记载,高祖于秦郡外增置二十六郡 (谭其骧《汉百三郡国建置始考》的考证较精,指
出高祖实增为十九郡),其中三分之二的郡是在诸侯王国内;且诸侯王国多“兼数郡之地, ……吴王濞
封有四郡五十余城”,“大者或五、六郡”,因而汉初六十郡中,同姓九个诸侯王国和异姓仅剩的长沙
国共有四十余郡,汉帝自领的郡只有十五个。

  以后,文帝、景帝、武帝多次削藩,令诸王不得自治其国,所属官吏皆由天子授予。景帝时,一诸
侯国便只领一郡,王国和郡自此在行政区划上才处于同一级别。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至西汉末
年有郡国一百零三,其中除三辅(沿京畿地区的三郡)外,有郡八十、国二十;大郡领县三、五十个,大
国领县最多十余个,小国仅领县三、四个。可见,西汉末年郡和国级别虽相同,实际上是郡大国小。

  王莽时,郡数增至125。 东汉初,光武帝考虑到连年战争、国空民虚的情况,为减少官役,与民休
息,对郡、县曾大加并合。《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建武六年(30年)“并省四百余县”,约相当于
当时县数的四分之一;继而累并郡、国十三,占当时郡、国总数十分之一强。以后,又遵西汉之制,至
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共有郡、国一百零五,并成为较稳定的行政区划,直到东汉末。

  2.汉县

  郡下统县,战国已然,秦王朝推行于全国。汉承秦制,仍在郡下辖县,并有所发展。《汉书·百官
表》云:县“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表明西汉的县级行政区
划,已有县、国、邑、道之别。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在元封年间,有一百零三郡,下辖“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
七”;据钱大昕在《二十二史考异》中根据郡、国所辖的县统计,西汉实有县级行政单位1578个,其中
县1344、侯国188、道30、邑16 。王莽时,全国125郡,国下领县、邑2203个。东汉永和五年时全国105
个郡,国下辖“县、邑、道、侯国千一百八十”,较西汉末几乎少去三分之一。


三、州的萌芽

  如第一章所述,把中国划分为州,起源于战国时人们的理想。但是,“十二州”、“九州”、“五
服”、“九畿”都停留在学者们所著作的书上或人们的传闻中,并未成为中国的行政区划。在中国行政
区划中真正地出现“州”一级,始于西汉武帝。

  1.西汉的州

  《汉书·武帝纪》说,元封五年(前106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汉武帝用《禹贡》《职方》中
的十一个州名(冀、兖、徐、扬、荆、豫、幽、并、梁、雍、青)置刺史部,其中,把梁改曰益、雍改曰
凉,加上新开辟的边地“南置交趾、北置朔方”两个刺史部,共为十三刺史部,又名十三州。但《汉书
·地理志》正文与序所载大异:正文的十三州名中,无朔方、凉州,却有司隶(京师地域),将交趾称为
交州。顾颉刚在《两汉州制考》中,根据较充分的事实指出《汉书·地理志序》较正文可信,置十三州
部是元封五年(前106年)之事,而在京师置司隶校尉是征和四年(前89年)之事。 相距27年,故司隶不在
十三州之列,如加司隶应统称为十四州;“北置朔方”,属十三州,是确切的,正文把朔方归并州乃是
东汉之制,非武帝所为;称交趾为交州,是王莽和东汉时制,非西汉之称;而且《汉书·地理志》正文
还遗漏了凉州。应当指出当时的州刺史仅代表汉王朝监察所辖的郡、国,并无固定驻所,还没有形成一
级行政区划。

  2.东汉的州

  西汉末年王莽专权,企图实现《尧典》中所谓“肇十有二州”的古制,于元始四年(公元 4年)废除
朔方、司隶两部,全国变成十二州;据《尧典》中无交趾而有“宅南交”的话,改交趾为交州;据《禹
贡》中有雍州、无凉州,改凉州为雍州。

  东汉光武曾恢复西汉旧制,复置司隶部,复改雍州为凉州。但不久,在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又参
用王莽之制置州。以后东汉的州制与西汉有以下不同:(1)降司隶校尉部为全国13州之一;(2)废朔方,
归入并州;(3)改交趾为交州。

  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爆发黄巾起义,朝廷为有效地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于中平五年(189年),改
刺史为州牧,命朝中九卿任州牧,执掌一州军、政大权,州逐渐成为郡、县以上的一级结构。于是,全
国的行政区划由虚的三级制演变为实的三级制,由郡县制演变为州郡县制。东汉末,曹操又倡复“九州
说”,废幽、并两州,合入冀州;省去司隶校尉部和凉州,并为雍州;弃交州,分入荆、益两州。全国
仅有兖、豫、青、徐、荆、扬、冀、益、雍九州。

  总之,汉代的行政区划承袭了秦制,基本上实行的是郡县制。与秦王朝不同的是:(1)汉代有郡、国
并存的局面。汉初,实行的是:郡县二级制,和国、郡、县三级制并行的行政区划制度;景帝平定“七
国之乱”之后,实行的是郡或国统县的二级制,直到东汉末大致如此。所以,更确切地说,汉代的行政
区划实行的是郡、国并存制度。 (2)汉代县级区划单位的形式多样化,除县以外,还有邑、道、侯国。
(3)汉代的行政区划单位中出现了“州”。 武帝首创行政监察区,在郡、国之上增设十三刺史部,即十
三州。东汉末年,州由虚的行政监察机构变为一级政区实体,开始出现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
表明中国的行政区划演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节 州制时期
 

  东汉中平五年,“州”开始成为一级行政区实体。自此,中国的行政区划进入到州制的新时期,经
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代,州一直成为中国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时间延续了四百年左右。
 

一、三国至西晋的州制

  1.三国州制

  汉献帝时,曹操“挟天子”、“今天下”,改汉十三州为九州。不久,魏文帝曹丕又改为十二州。
当时,曹魏占据黄河流域,置有:司隶、豫、兖、青、徐、雍、凉、冀、并、幽、荆(汉荆州北部)、扬
(汉扬州北部)12州;领郡101、县731。 孙吴占有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置有荆、扬、交、广4州,领
郡44、县337;蜀汉占有今四川和陕西汉中盆地,仅置益州一州,领郡22、县138。因此,三国时共有州
17(其中荆、扬各有二州),郡167,县1206。

  事实上,那时魏国的行政区划与吴、蜀两国的并不完全相同:(1) 魏在州下分郡或王国,吴、蜀在
州下仅有郡;(2) 魏在郡或王国下,置县、县王国、县公国与侯国,吴、蜀在郡下仅辖有县和侯国。与
汉制的县级单位不同,三国时已无道、邑之称,但在魏国有县王国、县公国等设置。

  2.西晋州制

  曹魏灭蜀汉后,从益州中分置梁州;西晋初,又从雍州分出秦州,由益州分出宁州,再由幽州分出
平州。 至280年晋武帝平孙吴、统一全国,将南、北荆合一,南、北扬合一,全国共有州19,统郡、国
173,县1232。西晋后期,由荆、扬两州分置江州,从荆、广两州分置湘州,共有21州。

  此时,可以说已集州制之大成,为州制最完善的阶段。首先,从州名而言,《禹贡》、《职方》、
《尔雅》、《吕氏春秋》等提及的州名,除少《尔雅》中的营州外,都有了实际地域;其次,从设州的
历史来看,自汉武帝以来所设置的州,除西汉的朔方外,均已有设置;第三,从当时设置的实际地域来
说,也远较过去的合理,如由原益州分出今陕西西南部和四川东部置梁州,分出今云南为宁州,从荆、
扬两州分出今福建、江西为江州,自荆、广两州分出今湖南东部、东南部和广东东北部置湘州等。

  西晋后,天下大乱,州制陷于混乱。


二、东晋、南北朝的州制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晋室南迁,偏安江左,宋、齐、梁、陈先后承袭,社会局势一直不安宁,正
如《宋书·州郡志》所说的:“境土屡分,或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
巧历不等。”北方在十六国统治之下更是兵戈扰攘,各国在统治所及的较小区域中分置了许多州,并且
变幻无常,州制又陷于混乱。

  据《通典·州郡典》等记载,东晋时南方有十多个州,南朝宋、齐时增至20多个州,到梁朝后期竟
增至一百零七州。以疆域相差无几的南朝陈国和三国吴相比较,陈国的州数是吴国的16倍。北魏统一北
方后,太武帝真君元年(440年)有实州15,孝文帝太和中增至38州,太和末年则达80余州。 至北周大象
二年(580年),北方的州竟达211个。州置如此之滥,郡、县设置也就可想而知,据《南齐书·州郡志》
记载:南朝后期的郡达380余个。真是“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

  三国初行州制时,一州一般辖有十个上下的郡,每郡统有一、二十个县。到南北朝后期,不少州只
辖一、二个郡,不少郡只统一、二个或二、三个县。有的州竟然无县所辖,仅存空目。南朝齐在汉中地
区有45个郡是“荒或无民户”;有的两州或两郡合治一地,称为“双头州郡”。实行了四百年左右的州
郡县三级制,此时已有相当一部分名存实亡。

  在东晋、南朝还实行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划制度,即侨州、侨郡、侨县。永嘉之乱以后,中原人民大
批南迁。东晋、南朝为笼络人心、安置大族,便就地按流民原来籍贯在南迁之地设置原籍州、郡、县。
当时侨州、侨郡、侨县集中在长江流域,特别在建康(今南京)和荆州(今湖北江陵)附近。在南齐时,国
都建康附近的青州、冀州、北兖州、南兖州、北徐州、南徐州、豫州、南豫州等都是侨州。这些侨州、
郡、县与实州、郡、县形成较为复杂的统领关系,主要的方式有四种。如东晋的扬州统领实郡11、实县
93;统领侨郡6、侨县13;实郡中又统侨县3。如徐州侨置于京口(今江苏丹徒县),为侨州;统领实郡6、
实县20;又统侨郡和侨县若干;实郡中也有统领侨县的。


三、隋代州制

  南北朝后期,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已混乱到了极点,郡一级形同虚设。隋文帝面对这种局
面,于开皇三年(583年)果断地“罢天下郡”,实行以州领县的两级行政区划制度。在开皇九年(589年)
平定南朝的陈以后,统一了全国,隋文帝又将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度推行至全国。这样,东汉末年以来
一直沿用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改为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但是实行的依然是州制。隋朝从
583年至607年实行州县制24年。 炀帝于大业三年(607年)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恢复秦制。同时炀帝
仿效汉武帝,在郡上设置司隶、刺史15员,司监察之职。许多人以为隋实行的是郡县制,这是由于《隋
书·地理志》所记的隋朝的行政区划制是大业五年(609年)的行政区划,当时炀帝实施的是郡县制。 实
际上,炀帝实施郡县制是从607年至618年,仅11年。所以,隋朝主要实行的还是实施了24年的州县制。
从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史看,隋朝是处于从州制时期到道制时期的过渡阶段。

  据《隋书·地理志序》记载,北朝的周朝末年,计有州210,郡580,县1124;隋文帝平定南朝的陈
朝后,又得南朝30州、100郡、400县。因此,隋初共有州241,郡680,县1524。而据《隋书·地理志》
载大业五年的行政区划,隋郡为190,县1255。 可见,比隋初刚统一全国的时候减并了很多,南北朝滥
置州、郡的情况在隋朝已不复存在。



第四节 道(路)制时期
 

  州制在中国实行了四百年左右,南北朝滥置州、郡,说明了州制的衰落。诚然,隋朝着力整顿,结
束了滥置州、郡的现象,但也没有能够挽救州制。唐初,李渊统一中国后,一度改郡为州,恢复州领县
制。天宝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州为郡,实行了16年郡领县制。因此,唐朝与隋朝一样,
州、郡两名曾经迭相改用。不过,唐朝后期的最高行政区划不是州或郡,而是“道”了;宋朝的最高行
政区划是“路”。“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的性质,然后转化为行政区。这表明中国的行政区划
在唐宋王朝进入了道(路)制时期。该时期从7世纪初至13世纪后期,达六百多年。


一、唐朝道制

  1.道

  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为省并州、郡,主要依山川形势划全国为10道。这10道是:关内、河南、
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和岭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由10道变15道,山
南分置为东、西二道,关内道长安附近增置京畿道,河南道洛阳附近增置都畿道,江南分置江南东道、
江南西道和黔中道。经玄宗改置,诸道的范围渐成定制。

  唐道下辖府、州,府、州下领县。贞观十三年(639年),10道统领府、州358,县1551;开元末年(740
年),15道统领府、州328,县1573。此时,唐朝的疆域已超过汉武帝全盛时期。

  2.府

  在唐代的行政区划中,不但有唐太宗新开的“道”,还有唐玄宗新开的“府”。最早设府是在开元
元年(713年),玄宗升国都雍州为京兆府,升陪都洛州为河南府。 以后,设置和改置的府增多,成为唐
朝行政区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单位。综观唐代诸府大致可分为三类:
  (1) 诸京都(包括陆续新建的陪都)和皇帝驻跸之地改置为府,以示不同于常州,如并州改置为太原
府,荆州改置为江陵府。 终唐之世,此类府有10个:京兆府(原雍州)、兴德府(原华州)、凤翔府(原歧
州)、河南府 (原洛州)、兴唐府(原陕州)、河中府(原蒲州)、兴元府(原梁州)、成都府(原益州)、太原
府、江陵府。
  (2) 在内地重要地区置都督府。都督制起自曹魏,当初专理军事,不涉民政;晋始兼任刺史;北周
时改都督为总管;唐武德七年(627年),改称都督,兼理军民,都督府始成行政区划之一级,如扬州都督
府、益州都督府。景云初年(710年),唐有都督府24,分辖国内各州,惟畿内诸州不隶。 但不久即以权
重而废。
  (3)边地置都护府。都护之名起自西汉,当时在西域设有都护。 唐太宗平定高昌后,始设安西都护
府,其后渐次增置,至唐中宗时共有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安东都护府、
安南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3.节度使

  其名起于魏晋,但仅是一个官衔名称,并无管辖区域。景云二年(711年),唐以凉州都督充任河西节
度使,此名称才确定,并列入正式边疆官制。至唐玄宗开元和天宝之间,已增至10个节度使:河西节度
使、范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平
卢节度使、岭南节度使。它们都分布于边地。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制被滥用于内地,使这种原为边关
的军事制度变成为内地实际的行政区划单位,而且大者连州十数,小者亦兼三、四。据《旧唐书·地理
志》记载,唐肃宗时(756—761年),节度使已有44;又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所载,在宪宗元和年间
(806—820年)唐全国有节度使47。所以唐初的行政区划单位──“道”,在此时(安史之乱后)已徒有虚
名了。

  纵观唐朝的行政区划制度,应该说,这是中国行政区划沿革史中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唐太宗创立了
“道”,唐玄宗把“府”引进行政区划中来,唐睿宗又把节度使变成正式建制;使唐代的行政区划基本
上成为三级制,主要是:道──府(州)──县。后期的:道──节度使──府(州)──县制,由于道已
为虚设,实际上还是三级制。


二、宋朝路制

  唐中叶后,道实际上已名存实亡,节度使所辖之地虽不少称道,但道制行政区划已混乱不堪,这为
宋代改革为路制准备了条件。事实上,宋之路也略似唐之道,是仿唐代的道制而置;从字义上说,路和
道在许多情况、场合是同义的。因此,把唐代道制行政区划和宋代路制行政区划归为一个时期,是适宜
的。

  1.路

  宋初力平群雄,疆域区划难以顾及,太宗因袭唐朝旧制,略事改革,分全国为13道:河南道、关西
道、河北道、河东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陇右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东道、剑南
西道、岭南道。但不久,在淳化四年(993年)把全国又合并为两京(东京,西京)10道;去陇右、山南东、
山南西三道,并剑南东、西道为一;改岭南为广南道;增设两浙道。但次年即废,于是正式废去道制,
改为路制。

  其实在宋太宗初年,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已设21路,第三年后又为19路,端拱二年(989年)改为17
路,淳化三年(992年)有16路。可见,在淳化五年以前的15年中,宋太宗一直实行“道”“路”并存的行
政区划制。淳化五年后,全国设路也未有定规,在至道三年(997年)始定天下为15路:京西路、京东路、
河北路、河东路、陕西路、淮南路、江南路、两浙路、福建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广南东路、广南
西路、西川路、峡西路。天禧四年(1020年)增至18路,宋真宗分四川路和峡西路为益州、梓州、利州、
夔州4路,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熙宁七年(1074年)增至23路,宋神宗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
分陕西路为永兴军、秦风两路,分京西路为南、北两路,分河北路为东、西两路,分京东路为东、西两
路。元丰八年(1085年)颁行的《元丰九域志》,即依据23路的行政区划制编写的,京畿所在的开封府则
不在23路之列。

  崇宁四年(1105年),宋徽宗将国都开封府置为京畿路,合称为24路。宣和四年(1122年),宋徽宗与
金联盟,约定灭辽后,金将燕云16州归还宋朝,因而宋拟置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但金灭辽后失约,所
以北宋末年号称拥有26路,实际上还是24路。

  南宋仅有半壁江山,绍兴十二年(1142年)分路16: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淮
南东路、淮南西路、荆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福建路、成都府路、潼
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图8)嘉定元年(1208年)宋宁宗改为17路,把利州分为东、西两路。

  2.府(州)

  宋代路下为府、为州。府虽与州同级,但地位要略高于州。当时,国都、陪都,皇帝诞生、居住和
巡游过的地方,以及地位重要的州,都改置为府,情况与唐朝很相似。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元丰八
年(公元1085年)时,全国有府14、州240。

  3.军、监

  两宋的行政区划中还出现一些新单位——军、监。军始于唐,当时称军镇,属军事系统,多设在边
区,只管军队不管民政。五代时,军不仅管兵马,也辖有土地、民政,但各军、监皆不辖县;在宋代,
军则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划单位。监是国家经营的矿冶、铸钱、牧马、制盐等专业性的管理机构,五代初
已开始出现,但也在宋代才演变成地方行政区划单位。

  宋代的军、监有两类:领县的或不领县的。领县的军监与府、州同级,都隶于路,但实际地位则要
低于府和州;不领县的军、监与县同级,同隶于府或州。所以,宋代县级以上、路级以下的区划单位有
府、州、军、监四类,县一级的区划单位有:县、军、监三类。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北宋全国有军
37、监4、县1255。

  宋代的行政区划,最高一级为“路”;实施的三级制,最基本的是:路──州──县;州级单位有
府、州、军、监,府地位最高,州次之,军、监更低;县级单位有县、军、监。


三、辽道制

  与北宋对峙的辽,是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从公元916年创建,到1125年为金所灭,历经9帝,
共统治210年。 辽袭唐制,将全国分为五道(亦称为五路),每道(路)有一个政治中心称府,建有京号,
并以京号命道,合称五京道(或五京路):上京道、东京道、中京道、南京道、西京道。道或路的下级单
位、县的上级单位有府、州、军、城四类,县的同级单位有州、军、城。


四、金路制

  与南宋对峙的金,也是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公元1115年创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至
1234年亡,共历9帝,统治120年。金采宋制,曾分境内为17路、20路,分别置于皇统二年(1142年)和大
定二十九年(1189年)。20路为中都路、上京路、咸平路、东京路、北京路、临潢府路、河北东路、河北
西路、大名府路、西京路、南京路、山东东路、山东西路、河东北路、河东南路、京兆府路、凤翔路、
鄜延路、庆原路、临洮路。泰和五年(1205年)金章宗并临潢路于北京路,是为19路。

  路下辖府、州,府、州下领县。泰和五年时,金国境内有府、州179,县683。

  纵观道(路)制时期的行政区划有这样几个特点:
  (1)无论在唐代、宋朝,还是五代十国、辽国和金国,道或路是最高行政区划单位始终没有变;
  (2)该时期六百多年中,始终实施的是三级行政区划,最基本的单位是道或路—府或州—县;
  (3)上一个时期(魏晋南北朝至隋朝的州制时期),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州,在此时期仍继续沿用,
不过变成了行政区划的第二级单位,隶属于道或路;
  (4)还引进了府、军、监等行政区划单位,尤其是府一直沿用下去,成为一个长期广泛采用的重要行
政区划单位。



第五节 省制时期
 

  自元代开始,中国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行政区划制度,其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为“行省” (简称
省),因此称为行省(省)制时期。该时期从13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历经元、明、清三代。

  省名起源甚早,魏晋时期已有尚书省、中书省之称,然皆为中枢要署,不直辖地方。隋文帝于开皇
八年(588年)伐陈,曾置淮南行省于寿春,但不久即废。 金入主中原之初,曾出现过行省制度,在外地
设立行尚书省,但为时短暂。蒙古人兴起后,仿金实行行省制度。元世祖一方面将尚书省并为中书省,
总理朝政;另一方面,在地方设立若干行中书省,作为朝廷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它最初是一种临
时设置,并只管军事,后演变为兼管民政,其长官也由中央官吏演变为地方官吏。其间从伐金到灭宋,
历经70余年,平宋以后成了元朝的行政区划单位。


一、元省制

  蒙古在太宗三年(1231年)即灭金的前三年,始立中书省,以著名的政治家、地理学家耶律楚材为中
书令。入主中原后于宪宗初年(1251年),在燕京等处置设行尚书省。中统初年(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
改置行中书省,其后屡屡增多,但是一直到元贞年间(1295—1296年)行省的设置和辖区还都很不固定,
即在忽必烈统一中国(1279年)后的20年中行省制并未固定下来,直到13世纪末、14世纪初的元成宗时期
才开始固定,逐步形成元代省制行政区划。

  1.行省

  元英宗至治时(1321—1322年),全国划分为12个一级行政区:1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中书省为
中央机构中书省的直辖地区,又称都省、腹里,包括今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山东以及河南和内蒙
的部分地区。11行中书省为岭北、辽阳、陕西、河南、江浙、江西、湖广、云南、四川、甘肃、征东。
其中,征东行省即高丽国,行省负责人由高丽王兼,性质与内地行省不同,所以也有人认为只有10个行
中书省。

  元末,又分出许多行省,如中书省分出山东行省,江浙行省分出福建行省;有些行省区域过大,又
划置分省,如福建行省内置建宁、汀州、泉州分省。可见,元末行省制也已开始混乱。

  2.行省以下的单位

  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略同于宋,行省下辖路,路领府、州,府、州辖县。但也有不辖县的路、
府、州;不隶于路的府、州,而直隶于行省。直隶于行省的府、州称为直隶府、直隶州;隶于路的府、
州,称为散府、散州。当时与路平级的直隶州、直隶府为数不少。另外,元仿宋的“军”行政区划,置
有军和安抚司,为数不多,都在边境少数民族的区域内置设。军有直隶于行省的,也有归路统辖的;安
抚司都,直隶于路。 元代在一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下,置路185,府33,州559,军4,安抚司15,
县1127。

  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虽略同于宋,但元代的行政区划已与宋朝的有原则上的区别:
  (1)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是行省(或简称省),已不是路。 宋朝的最高一级行政区划──路,在元朝
已降为第二级行政区划单位;
  (2)在宋朝,府、州辖于路之下,在元代已有相当数量的府、州成为直隶府、直隶州,与路并列;
  (3)宋是三级行政区划系统,元则有三级、四级,而且以行省──路──府 或州──县四级区划系
统为主。


二、明省制

  明初,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基本上保留了元代行省制,只在洪武元年(1368年)
废元中书省,辖境分属河南行省和山东行省;同时改江南行中书省为中书省,以示国都所在。但元的行
省制在元末已出现混乱,不全面改革整顿已难以维持国家权力,于是在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改革元
代行省制度,宣布最大的行政区划是布政使司,由布政使总一省的行政大权,其性质仍同行省,因此习
惯上还称为省。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为加强皇权,罢中书省,六部直属皇帝,原中书省所辖的地
区也归六部,名为直隶。于是,把当时国都所在的应天府(治所在今南京市),即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二
省和上海市的地区改称直隶,也称京师。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年间迁都顺天府(治所在今北京市),旋即将
今北京、天津二市和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改称为直隶(即京师),而原直隶改称南直隶,又称南京。自宣
德三年(1428年)以后,全国统分为两京、13布政使司。两京是京师(即北直隶)和南京(即南直隶);13布
政使司简称13司,俗称13省,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
南、贵州、福建。因习惯上也称一个直隶区为一省,所以又有15省之说。

  布政使司(省)下辖府,府下领州,州下领县。州有两种:直隶布政使司的直隶州;隶于府的散州。
明代布政使司(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有这样几项改革:
  (1)在宋代为最高行政区划的路,在元朝还是主要的第二级行政区划单位,在明朝则被完全废除了;
  (2)唐朝创立的府,在明代第一次成为高于州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明代的府相当于元代的路;
  (3)与元朝一样,实行三、四级行政区划系统,而且以 省(布政使司)──府──州──县的四级区
划系统为主。
  据统计,明在15省下有“府百四十,州百九十三,县千一百三十八”;另有“羁縻(即藩属)之府十
九,州四十七,县六”。


三、清省制

  清初为便于统治明代故土,清世祖仍沿用明制15布政使司,只是改北直隶为直隶,南直隶为江南布
政使司,即废除了南京为国都的地位。康熙初,改布政使司为省,因认为全国区划为15省,其制过大,
所以分湖广为湖南、湖北两省,分江南为江苏、安徽两省,分陕西为陕西、甘肃两省,全国共为18省。

  在边疆,清王朝施行与内地不同的行政区划,乃由中央设辖区,委派重臣,如在东北地区设奉天(盛
京)、吉林、黑龙江和在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在新疆设伊犁5个将军辖区,在西藏、西宁设办事大臣辖
区,以及由中央理藩院直接管辖的内蒙古盟旗,连同内地18省,全国共为26个政区。 清光绪十年(1884
年)置新疆省,十三年(1887年)建台湾省,三十三年(1907年)改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为省,
加上内地18省共为23省。因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签订了卖国求荣的马关条约,台湾省被割让给
日本,所以史称22省。清朝的22省,为中国现代省的政区划分奠定了基础。

  清代省以下的各级行政区划单位基本上是沿用明制:省下辖府和直隶州,府下领散州和县。所不同
的有以下几点:
  (1)增加了行政区划单位:厅。 这是清代在新开发地区所设置的区划单位,有直隶厅和散厅之分,
直隶厅与府、直隶州平行,直隶于省,绝大多数不领县;散厅隶属于府,与散州、县相平行,成为最基
层的行政区划单位。
  (2)在元、明两代不论是直隶州,还是散州,一般均领县。 在清代省辖的直隶州才领县,而府辖的
州则不领县。
  (3)元、明两代的行政区划系统,都是由三级和四级系统混合组成,并以省──府──州──县的四
级体系为基本的系统。在清代,则是三级行政区划系统,且以省──府──县和省──直隶州──县为
主。
  在边远辖区和省,除了在部分农业区设置府、州、县外,在内蒙古、外蒙古、新疆、青海以及东北
的奉天、吉林和黑龙江,建立盟、旗行政区划单位。盟相当于内地的府,旗相当于内地的县。在西藏则
设立营。

  在清代,直隶厅的地位低于府,但高于直隶州,因此清朝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的称呼一般为府、
厅、州、县。据《清史稿·地理志》记载:自清德宗光绪年间置22省,有府、厅、州、县1700多。

  自春秋初至清末,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经历了萌芽时期、郡县制时期、州制时期、道(路)制时期和
省制时期五大阶段,历时二千六、七百年,有许多方面值得总结、注意。

  一、行政区划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从表11看出,变动是绝对的,稳
定是相对的。
  二、在行政区划中,各地区的地位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地区要比不发达的地区地位
高。在秦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要比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发达,所以在全国一级行政区划40多个秦
郡中占有30多郡,而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仅有全国四分之一的郡。西晋初,全国一级行政区划19
个州中,秦岭、淮河之南的地区有 7个,占三分之一强,但多数州依然在秦岭、淮河之北,这与当时经
济中心仍在黄河中、下游的情况是一致的;西晋末,全国21州,秦岭、淮河之南的地区占有 9个,为七
分之三,比例比西晋初高,这与西晋时南方的经济发展较快有关。到唐代,南方的经济虽发展较快,但
经济中心仍在黄河中、下游,所以唐初全国一级行政区划十个道中,秦岭、淮河之南占有 4个,后来的
15道中南方占有 6道。这种状况在宋代发生了关键性的变化,北宋全境一级行政区划24路中秦岭、淮河
以南占有14路。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数字超过黄河中、下游地区,这在中国
行政区划史上是第一次。这种变化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基本上也是同步的,在宋代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
经济已赶上了黄河中、下游。明成祖以后全国一级行政区划13省中,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占有 9个,
而那时虽然政治中心在北京(直隶),经济中心却在南方。清朝内地一级行政区划18省中,秦岭、淮河之
南占有13省,即占三分之二,这与当时南方的经济远远超过黄河中、下游的情况是密切相关的。
  三、每个时期乃至每个朝代的行政区划单位都有变化,但变化最大的是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
秦汉为郡,魏晋南北朝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明清为省,实际上,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
省。
  四、历时二千多年,经历五个时期、十多个朝代,中国行政区划制的最基本单位:县,始终没有多
大变化。这或许说明,行政区划制的最基本单位是最稳定的,而最高一级单位则是最不稳定的。
  五、愈早诞生的行政区划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地位愈低的趋势。如县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政
区划单位,在秦汉降为第二级行政区划单位,汉以后又降为第三级行政区划单位;郡在秦汉是最高一级
的行政区划单位,到魏晋南北朝则降为第二级行政区划单位;州在魏晋南北朝是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单
位,在唐、宋的道(路)制时期则降为第二级行政区划单位,至元、明、清的省制时期又降为第三级行政
区划单位;路在宋朝是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在元代则降为第二级行政区划单位。
  六、行政区划系统也在不断演变之中。从表11可见,春秋为一级制,战国为二级制,秦汉基本上是
二级制,魏晋南北朝为三级制,隋代为二级制,唐、宋为三级制,元、明则是三级和四级行政区划混合
制,主要是四级制,清代是三级制。可见,在中央集权制的前期,行政区划以二级制为主;在中央集权
制的中、后期,行政区划则以三级制为主。



---- 相关名词考析 ----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西汉以前,认为“九州”系禹治水后所划分;东汉以后,有的认为九
州是周制,有的认为九州是殷制。具体州名未有定说。《尚书》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
雍;《吕氏春秋》有幽州而无梁州;《周礼》有幽、并州而无徐、梁州;《尔雅》有幽、营州而无青、
梁州。各家所说各州境界,也有一些出入。《尚书》所说的冀州相当于今河北省南部和山西省东南部一
带;兖州相当于今河南省北部和山东省西南部一带;青州相当于今山东省东部和北部;徐州相当于今河
南省东南部、安徽省东北部、山东省南部和江苏省北部地区;扬州相当于今安徽省南部、江苏省中南部
以及江西省东部、浙江省和福建省部分地区;荆州相当于今湖南、湖北两省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
部分地区;豫州相当于今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一带;梁州相当于今陕西省南部、四川省东部地区;
雍州相当今陕西省和甘肃、宁夏的部分地区。


  八荒

  八为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面方向;荒,荒远之地。《说苑·辨物》:“八
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九州”指中原地带,“八荒”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


  郡县

  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域。春秋时“县”大“郡”小,秦代“郡”大“县”小。秦统一后分全国为
三十六郡,后来又增加为四十郡。汉高祖刘邦分为六十二郡,区域变小了。隋唐时改郡为“州”。县制
始于春秋战国,秦代县属郡,一个郡管辖几个县。汉代郡国并存,国以下也有县。隋唐以后县隶属于州
或府。


  国

  周代分封诸侯,每个诸侯都建立一个“国”。秦代取消分封制,不存在国。西汉实行郡、国并置之
制,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与郡相当,所以常连称“郡国”。


  道

  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唐代将全国分为十“道”,后分为十五道,是略相当于汉代的州,隶属于中央
的监察区。北宋沿袭唐制,分全国为十三道,不久即废,改道为路。清代又恢复道,它的范围较小,属
于省管辖,但比府、州为大。


  路

  北宋废道为“路”,初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设,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最初分
全国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南宋失北方之地,仍以势力所及分路十六,如福建路、广
东路、广西路、湖南路等,和今天省名相同,区域也大致相同。元代也有路,但比宋代小,相当于州、
府。


  省

  本为中央官署的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 (相当于中书省办
事处或中书省行署 ),简称行省。当时全国除中央直辖地区直属中书省外,共设十一行中书省。后来行
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名称,简称为“省”,沿用至今。


  州

  相传尧时,分天下为九“州”,即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依
《尚书》说 )。舜时为十二州,增加了幽、并、营三州。到了汉代,又增加交州、朔方。三国时,共十
八州。晋初分为十九州,后又分为二十一州。从汉到南北朝,州基本上是监察区,有时也是行政区。从
南北朝起,州的范围逐渐缩小了,当时江南的州实际上与郡无异。在唐代,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州,是行
政区,但大的州,也可称为“府”。明清统一改州为府。


  府

  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元代的府,有的隶属于路,有
的直辖于中央。明清改州为府,一府管辖几个县。


  军

  “军”是宋代的行政区域,一个军等于一个州或府,隶辖于路。如宋代的平定军即清代的平定州,
宋代的南安军即清代的南安府,可见军和州府相当。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