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子夜书案 >> 古代汉语知识 >> 〔古代文献知识〕古籍的句读和校勘 第三节 古籍的校勘·校勘的方法性
  


〔古代文献知识〕

古籍的句读和校勘
 
根据洪波著《古代汉语教程》整理编辑 仅供参考

 


二、校勘的方法


  校勘作为一种传统的治学内容,前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了一些校勘古籍的基本方法。一般是先广泛搜集各种本子的相关资料,辨析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其次是对校各本,列出异文,发现疑误;其三,分别疑误的类型,进行分析,列出根据说明理由,校改谬误;其四,撰写叙例,写出校记,清楚准确地表达校勘成果。总之,一般校勘方法就是搜集、比较、分析资料并进行推理考证,作出结论的方法。现参考陈垣在《元典章校补释例》中所讲的校勘四法,结合具体事例介绍如下:

  (一)对校法 所谓对校,就是用同一书的不同版本对校异同,这是校勘古书的第一步。其具体做法是选定某一较好的本子做底本,然后用不同的版本逐字逐句地互校,就是刘向《别录》所说的“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若怨家相对为雠。”这种校法由两个人或几个人同时进行比较方便,若由一个人来做则要慢得多。用对校法可以校出各本之不同,但要判定是非,决定取舍,则还要经过认真的分析,若能从其他方面找到证据就更好。例如:

  (1)又间令吴广之次近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诸本“次”下皆有“近”字,唯单《索隐》本无“近”字。分析上下文文意,“次近所”,不成辞,由此可以判定“近”字大约是衍文,查《汉书·陈胜项籍传》,此处亦无“近”字,这样,我们就可以据单《索隐》本和《汉书》把这个“近”字删掉。

  (2)齐景公之晋,从平公饮,师旷侍坐,始坐,景公问政于师旷曰:“太师将奚以教寡人?”师旷曰:“君必惠民而已。”中坐,酒酣,将出,又复问政于师旷曰:“太师奚以教寡人?”曰:“君必惠民而已矣。”景公出之舍,师旷送之,又问政于师旷,师旷曰:“君必惠民而已矣。”(《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宋乾道黄三八郎刊本(简称乾道本)无“始坐”二字,而明正统道藏本(简称道藏本)及张鼎文本、迂评本皆有此二字,据此可知乾道本大约是脱“始坐”二字,再结合下文所说“中坐”、“景公出之舍”的情况来看,这里以有此二字为好,应该补上。

  (二)本校法 所谓本校,就是以本书校本书,根据本书的体例、用词的情况、各篇章中相同或相近的语句等前后比照,考其异同,校正谬误。使用这种方法必须熟读全书,反复寻按。例如:

  (1)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是故主上用财毋已,是民用力毋休也。(《管子·八观》)

  “天下之所生”的“下”字当是“财”字之误,本书《立政》中有“天财之所出”,《国蓄》中有“天财之所殖”的话,意思与此相近,且依上下文义,此处“下”字也以作“财”为好。

  (2)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沈沈,孰知其藏?(《淮南子·兵略训》)

  这里的“沈”字,王念孙校正为“沆”字,其根据是这几句是韵语,只有“沈”字不押韵,改为“沆”字以后,则与“象”、“量”、“藏”三字相叶了。这种于应押韵处用了不押韵的字的现象叫做“失韵”,对待失韵的现象应当以古时的韵部为据。

  (3)夫运谋者,天地之虚满也,合离也,春秋冬夏之胜也。(《管子·侈靡》)

  唐尹知章在“春秋冬夏之胜也”一句下注云:“若无春秋冬夏之变,则不能相胜而成岁。有道之伐无道,亦犹是也。”注文“胜”字前面有“相”字,对照原文,“胜”前若无“相”字,则此句文意不通,可见尹知章作注时所据之本当是有“相”字的。这是据本书的注文参校正文的例子。

  (三)他校法 所谓他校,就是以他书校本书。古代的书籍中,有的内容是采自前人著作,有的文句引自他书,许多古书的注解也都引用了前人著作中的文句或史实,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校勘的资料。此外,还有汇抄、类书、总汇一类的书籍以至出土的文物,也都为历来的校勘者所重视和使用。这种方法较之对校法用力要多,但其所得往往比对校法可靠性更大。例如:

  (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劝学》)

  王念孙认为此下脱“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二句,其根据是《尚书·洪范》唐孔颖达《正义》引此下有此二句,《史记·三王世家》褚少孙补有“传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与之皆黑’者,土地教化使之然也”一段话,唐司马贞《索隐》于“不扶自直”下云:“以下并见《荀卿子》。”可见唐人所见《荀子》皆有此二句。另外,“直”与“黑”为韵,若无此二句,则既失其义,又失其韵,故当补。

  (2)温人之周,周不纳。客即对曰:“主人也。”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战国策·东周》)

  宋姚宏校本于“对曰”下云:“一本:周不内。问曰:客耶?对曰。”按《韩非子·说林上》亦载有此事,这几句作:“温人之周,周不纳客,问之曰:‘客耶?’对曰:‘主人。’问其巷人而不知也,吏因囚之。”王念孙据此分析说:“一本是也。俗书“邪”字作‘耶’,‘即’字作‘即’,二形相近,故‘邪’讹为‘即’,又脱去‘问曰’二字耳。 ‘问曰客邪’与‘对曰主人也’相对为文,若无‘问曰’二字,则‘对’字之义不可通。”

  (四)理校法 所谓理校,就是据事理或文理去发现和订正古书上词语的错误,往往在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时用之。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要求要有多方面的知识,要十分细心地读书。例如:

  (1)十七年,秦大良造伐魏。(《资治通鉴·周纪二》)

  元胡三省校注云:“大良造之下当有‘卫鞅’二字,意谓传写《通鉴》者逸之。”这是根据史实来订正本书。而据章鈺校注,宋百衲十二行本、涵芬楼影印宋十一行本、明孔天胤本等正皆有“卫鞅”二字。

  (2)故或类之而非,或不类之而是;或若然而不然者,或不若然而然者。(《淮南子·人间训》)

  王引之认为“不若然而然”当作“若不然而然”,其根据有二:一是下文有对“或类之而非”等四种情况的解释,在解释“不若然而然”时,是以越王勾践事吴王夫差,请身为臣,妻为妾,若不叛吴,而实欲灭吴之事为例;二是“若然而不然”应与“若不然而然”相对为文。从这两点,他判定“道藏本作‘不若然而然’,则义不可通矣”。王引之的考订是完全站得住的。

  (3)今有道之士,虽中外信顺,不以诽谤穷堕;虽死节轻财,不以侮罢羞贪;虽义端不党,不以去邪罪私;虽势尊衣美,不以夸贱欺贫。其何故也?使失路者而肯听习问知,即不成迷也。今众人之所以欲成功而反为败者,生于不知道理而不肯问知而听能。众人不肯问知听能,而圣人强以其祸败适之,则怨。众人多而圣人寡,寡之不胜众,数也。今举动而与天下之为雠,非全身长生之道也,是以行轨节而举之也。故曰:“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韩非子·解老》)

  这段文章中的“诽谤穷堕”,孙楷第疑当作“诽穷谤堕”,与下“侮罢羞贪”、“去邪罪私”、“夸贱欺贫”文同一例。杨树达说:按“夸贱欺贫”之下当接下文“故曰方而不割”云云,“其何故也”以下至“是以行轨节而举之也”凡百六字乃上节论“人之迷也”一节之文错简在此。

  以上介绍的是校勘古书的四种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应把它们结合起来交错为用。
 


〔共15頁〕 9 10 11 12 13 14 15 上一頁 下一頁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