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子夜卷宗 >> 子夜文集 >> 专家要给“沙尘暴”改名?
  
  

 

专家要给“沙尘暴”改名了?


文/慎思不惑 2015年04月18日 子夜星网站整理编辑
  

 
  4月15日北京的“沙尘暴”天气令人感到不爽,有关治理“沙尘暴”的话题也见诸报端。而有位专家撰文认为,要治理“沙尘暴”,首先必须给其改名,即改名为“尘暴”。其理由无非有三:

  一、在风力作用下,沙与尘会彻底地“分道扬镳”。从遥远的北方刮到北京的是尘,而不是沙。二、“沙尘暴”一词只有中国人叫,外国人不这么叫,外国人叫“尘暴”。三、称作“沙尘暴”,就会出现关于其源头必来自沙漠或沙丘的争论;分称为“尘暴”和“沙暴”,有便于分头治理。

  我读到这篇文章时做了回复,略谈了自己的一些拙见:

  “沙尘暴”一词,应该是一种形象性和习惯性称谓的气象概念,既包括其初始暴发阶段,也包括了中后期的弥漫飘动阶段。其实,习惯中称谓的“沙尘暴”刮到中后期阶段,漫天飘舞的也并非都是“尘”,其中还包括颗粒较粗的“土”。而“土”在弥漫飘散状态下,比如进到我们的眼中或口中,则更像是“沙”,而清洗后沉淀在盘底的,也确是细小颗粒的沙。因而习惯上沿用“沙尘”来称谓这种气候现象,更觉恰如其分。

  类似的带有形象性与习惯性称谓的概念,还比如“日食”“月食”“泥石流”等等。再拿“泥石流”来说,山体滑坡最初流冲下来的是泥沙和石头的混合物,当流冲到一定距离,泥沙与石头就“分道扬镳”了。而此后流冲的现象应该称作什么?按照该专家的逻辑,就应该称作“泥流”了。但是,就此类地质现象的称谓而言,有必要分称为“石流”和“泥流”吗?如果说分称后便于“分头治理”,那该将如何“分头治理”呢?我觉得,即便叫了“沙尘暴”,未必就有人死教条地去到沙漠、沙丘里找源头。对于西北干燥气候地带来说,何处无沙无土无尘。

  有位赞同专家见解的网友驳斥我称:“慎思了你?弄清楚不是更好!汉语应该加强精确性,避免概念模糊,不利于社会效率。”

  就此一“沙尘暴”改名问题,该如何做到“精确性”呢?“尘暴”一词就一定精确吗?拿15日北京的那种气候来说,于空气中裹夹在一起的、落在行人身上的,不只是“尘”吧?更多的是不是还有──颗粒上远大于“尘”概念的沙土?那种在气流作用下能与尘飘舞在一起的,当然应该是细小颗粒的沙,或称之为“沙土”。该专家印象中的那种大颗粒的沙,实际上是应该称之为“沙砾”的。从习惯的感觉上来说,“沙土”与“尘土”的概念又有所不同,前者是“聚则为土,散则为沙”,后者是“聚则为土,散则为尘”。而真要达到命名“精确”,岂非“土暴”最为合适?而“土暴”一词,怎叫得出口?

  再有,中国关于物事的传统性命名,如今也都有必要与外国“接轨”吗?这让我想起两个“单位”词汇来,中国人已称谓了上百年的,且在日常习惯上早已印象化到意识里面的“公里”与“公斤”,不知何时被今天的专家们强行普及地改名为“千米”“千克”了。这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好像凭空增添了一道换算之后,才能在自己的意识中找回原来熟悉的形像概念,但当读到“走了上千千米路,买回上千千克物”的时候,其别扭感无以言表。

  其实,沙尘暴、公里、公斤等称谓,最初还都是专家们做的命名,既然大家都用习惯了,且已印象化了,又无甚不妥,后来的专家学者们何必纷以改之而后快呢?我不反对辨理明义中的咬文嚼字,也赞同关于物事命名时的精确性,然而,过犹不及也。

  (2015.04.17)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