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家国天下 >> 泱泱中国哪里还有安放“赖宁”之地?

 



泱泱中国哪里还有安放“赖宁”之地?
 
 
文/山右京客 原载:原载人民网博客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称,在一个可以为西门庆、潘金莲故里争抢得头破血流的时代中,在一个可以为吸引眼球而推出“日军抢花姑娘”“土匪抢亲”等旅游节目的环境里,赖宁所代表的精神显得尤为可贵。文章说,赖宁雕像的流浪,不仅是对这位英雄少年的奚落,更是对一代人精神家园的强拆,让曾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依托分崩离析。
  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说:不要抹去历史的记忆,给年轻人留一点儿值得崇拜的英雄吧。即便是要整治,要改造,也不是一定要把雕像迁走,一座雕像也不占多少地方。关键是怎么处理。处理得好,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人文景观。拆旧建新并不可缺,但建起来的,不过是空洞无物的建筑而已。

  
  




赖宁

 
  最近,屹立山西太原东仓巷20年的赖宁烈士雕像从公共视野中忽然消失,难舍怀旧情结的东仓巷居民在网上发帖,在现实中打听,自发寻找赖宁雕像。在得知因太原市环境整治,赖宁雕像无单位接收而被放置到偏僻山村后,东仓巷居民对此做法表示不能理解。

  赖宁曾是上世纪80年代的少年英雄,无数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但为什么在太原市整治环境中却被搬离,而且无单位接收?有人质问太原市,有人拿出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提出当年的赖宁上山扑救山火的行为与今天的保护少年儿童的观念不符,当年的赖宁只是赖宁,今天不提倡这种行为,因此赖宁也就失去了少年英雄的意义。

  对于以上观点,笔者并不否认,抢险工作的确应该专业急救人员去做,而不应该让少年儿童去做。但是,“赖宁”是一种舍生忘死精神,是一个英雄的符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赖宁”并非只是一种少年救火英雄,而是一种精神符号。它的激励、鼓舞作用往往大于实际物质的力量。也就是说,即使今天我们不提倡赖宁的救火行为,但我们并不能否认他的这种精神,某个时候我们才会感到他的这种精神力量的难能可贵。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赖宁的这种精神不但很缺乏了,在很多地方已经“死”了。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女子光天化日之下被人强暴时,没有人伸出援手;当一个老人跌倒街头时,没有人施以救助;当凶犯抢劫行人时,多数人成为看客……这与其说是一种道德精神的缺失,毋宁说是一种牺牲精神的颓唐。在这种社会精神、民族精神的淫染下,什么为国家牺牲精神,为社会奉献精神,为他人服务精神还会存在吗?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相当可怕的。

  崇尚英雄,是一个民族得以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不怕任何险阻的精神支柱。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失去了英雄精神,就等于一个人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奋斗力量。“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但我们现在中国人的脊梁似乎已经断了,或者说已经被金钱腐蚀了。我们看无数的中国人可以冒着坐牢的危险去制假造假,可以冒着被监禁的危险去偷税漏税,可以冒着杀头的危险贩毒制毒……而就是不愿意为国家、社会、他人做出一点个人牺牲。我真的很怀疑,如果再有一场侵略者入侵我国的战争,国人还有几多英雄?

  赖宁塑像被搬走了,而且无地方可放,我感到很正常。因为我看到,太原没有单位要赖宁塑像,那么哪个城市、哪个单位有赖宁塑像的安放之地呢?中国似乎已经失却了“赖宁”精神,即使放在那里也无人崇尚。这也许才是时代的悲哀,甚至是国家的悲哀——因为赖宁精神在中国大地上已经很微弱了。

  2011-8-16


  〔附报道〕

太原赖宁雕像提前迁回 负责人承认与网上报道有关

记者 蒲波
 

  挎书包,带红领巾,昂头站立的小英雄赖宁又回到了太原市东仓巷,被鲜花和小学生包围,距离此前报道的回迁时间——8月底,提前了大约十天。杏花岭区政府负责人对记者说,赖宁雕像迁回和网上报道有一定关系。负责人还表示,不存在“没地方要”的情况。


  赖宁雕像:曾与垃圾相伴,今被鲜花簇拥

  8月,一则关于“山西太原东仓巷的赖宁雕像‘被消失’”的新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赖宁雕像消失的三个多月里,东仓巷的居民四处寻找雕像的下落,甚至有人在网上发起“寻人启事”。

  赖宁雕像“被消失”了?媒体纷纷探访,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的废旧仓库的院子里发现了赖宁雕像。据报道,雕塑底座的四个角已经被磕碰得没有了棱角,雕塑身上,除了斑斑痕迹,还泼洒着油漆。

  据熟悉赖宁雕像的人回忆,雕塑下曾经是蹬三轮车的农民工聚会的地方,经常会有一些孩子围着赖宁的雕塑爬上爬下,一些玩累了的孩子甚至躲在雕塑后撒尿。东仓巷的环卫工人最头疼的就是清扫赖宁雕塑下的垃圾。

  但是,如此不堪的赖宁雕像与东仓巷的居民相伴20来年,成为难以抹去的记忆。当地居民对于赖宁雕像的“消失”从感情上难以接受。

  原来,赖宁雕像的搬迁是因为改善交通。《光明日报》8月17日报道,太原市5月决定拓宽东仓巷路面,但是有两个困难,一是雕像影响施工,二是怕施工中损坏雕像,最后,有关部门决定在施工前将雕像移开并在别处暂时保存。

  据报道,太原市鼓楼街办苏主任说,街办给赖宁雕像找更适合的归宿,首先想到摆进学校最合适。然而,当联系到学校时,却被对方拒绝,校方多称校园没地方放置赖宁雕像。由于找不到愿意接收赖宁雕像的单位场所,街办才无奈将雕像拉到杨家峪东沟村存放。

  可后经记者调查,赖宁雕像没有存放在东沟村,而是在距离太原市中心十几公里的杨家峪长江村。

  在19日,针对此前报道包括少年宫、学校在内的单位,拒绝安放赖宁雕像的说法,杏花岭区政府负责人对记者说,不存在“没地方要”的情况。

  对于“迁回赖宁雕像”, 杏花岭区政府负责人也承认与网上报道有一定关系。17日,记者从太原市委宣传部了解到,赖宁雕像将于8月底道路改造完成后迁回原址。不到8月底,8月18日晚间,赖宁雕像就被大卡车拉回,而且进行了清洗。19日,雕像以崭新的面貌示人,周围放满鲜花,还有小学生参与“回迁安放仪式”。


  赖宁精神:与时代相悖?只是空洞的符号?

  1988年5月,赖宁的事迹进入了课本,照片被挂在了中小学校园,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的象征。

  当年,学校里出现了若干“学赖宁标兵”。不仅在太原,在成都、在西安等地,赖宁雕像都成为精神的指引。

  2004年,赖宁的英雄事迹从教科书上消失,社会不再提倡赖宁见义勇为的精神。在“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条例和管理办法里,类似赖宁救火的举动被禁止。

  时代不需要赖宁了?赖宁的精神何处安放?赖宁只是成为了70后、80后的一种精神记忆?

  最早采访赖宁英雄事件的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说,时代在变迁,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具体到赖宁的事迹,他认为现在一些人更喜欢“去神圣化”,尝试“解构崇高”,对于崇高的东西都怀疑、都不去相信,最后去怀疑一切。

  回到“赖宁精神”的最初定义,可以发现,赖宁所反映的时代精神,不是简单仿效救火举动本身。22年前,共青团中央和国家教委联合作出的《关于授予赖宁“英雄少年”光荣称号的决定》,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学习赖宁同学胸怀大志,从小做起;学习赖宁同学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学习赖宁同学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学习赖宁同学热爱祖国,临危不惧”。

  “不要抹去历史的记忆,给年轻人留一点儿值得崇拜的英雄吧,”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说,“这个时代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敬仰和崇拜的了。一座小小的雕像占不了多少地方,不管是整治也好,重建也好,都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夏学銮认为,即便是要整治,要改造,也不是一定要迁走,一座雕像也不占多少地方。关键是怎么处理。处理得好,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人文景观。“拆旧建新并不可缺,因为建起来的,不过是空洞无物的建筑而已。”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称,在一个可以为西门庆、潘金莲故里争抢得头破血流的时代中,在一个可以为吸引眼球而推出“日军抢花姑娘”、“土匪抢亲”等旅游节目的环境里,赖宁所代表的精神显得尤为可贵。文章说,赖宁雕像的流浪,不仅是对这位英雄少年的奚落,更是对一代人精神家园的强拆,让曾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依托分崩离析。(蒲波)



  --- 相关链接 ---

  
被盖上星条旗的美国少年英雄和被解构的赖宁

 
 
 
 

子夜星网站
Personal Website. Created by Midnight Star. Copyright ©.